中药在拮抗精神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应用综述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scotscotsc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综述中西药治疗精神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近年的相关文献,作总结分析.结果:中药在减少患者服用精神药物(西药类)所致的不良反应中,不仅提高了精神疾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而且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结论:中药联合精神药物确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中医学言情志多,论"神志"少.后者不仅包含七情,还涉及神、魂、魄、意、志等.本文从神与五志入手,对《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为《本经》)与神志相关的药物进行归类,以期了解古圣如何认知及应用本草,改善或健全脑功能,校正失衡的心理与情志,达到维持神志健康的目的.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常见5种中医证候的情绪特征.方法:选择脑卒中中经络急性期以及恢复期并发抑郁患者,并选取脑卒中非抑郁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HAMD、HAMA对各组进行情绪测量.结果:脑卒中患者中,以阴虚风动证PSD发病率为最高,PSD患者中医肝脏象情绪量表、HAMD、HAMA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PSD之中医5证型比较,阴虚风动证、风痰火亢证中医肝
气质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就出现了气质学说的萌芽,中医经典著述《内经》基于立论,将气质与体质因素相结合,分为五大类.文中首先论述了气质学说起源,其次论述了气质的分类,之后介绍了五态人格特点,最后阐述了人格特征与发病基础的联系。总之,中医气质学说是对中医形神一体化理论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与先天察赋,教育熏陶,生活习惯,地理环境,教育文化,工作职业等均密切相关
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中确立了一种系统的中医病因学说——七情理论.陈无择研究中医经典,以《黄帝内经》的"五志"、"九气"为理论来源;虚怀若谷,存异求同,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全部纳入七情理论当中,归纳和推演出致病特点;并且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将儒学和佛教的"七情"二字引入中医学,顺应历史文化,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中医七情理论.研究中医经典,渗透中华文化,与时俱进,服务百姓的中医陈无择精神
目的:探讨电针在控制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伴有兴奋激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氟哌啶醇注射液加东莨菪碱注射液肌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辅以电针治疗,疗程均为1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天、第7天,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其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评定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与艾斯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疏肝解郁胶囊和艾斯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l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疏肝解郁胶囊组总有效率76.7%艾斯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为80%,
目的:探讨柴桂开郁汤治疗肝郁痰阻型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门诊首发抑郁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选用柴桂开郁汤口服,对照组选用帕罗西汀组口服,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柴桂开郁汤治疗组有效率为84.21%,与帕罗西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副反应比较柴桂开郁汤组副反应明显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12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银杏叶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2%,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评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课件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精神病症状学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101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9人)和实验组(5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实验组采用以CAI课件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失眠是常见病,有许多病人到神经科和精神科就诊,病人要求副作用少、没有药物依赖的药治疗,但疗效不佳。文中论述了失眠的临床表现、病因及诊断标准,并从中医角度对神经症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失眠的治疗应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