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Th1/Th2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关系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zh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组具有高度变异性,这可能是HCV逃避宿主免疫监控,形成持续性感染的原因之一.HCV基因根据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分为不同基因型和亚型[1];而大多数HCV感染者又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目前研究表明,HCV感染及其慢性化可能与Th1/Th2免疫平衡失衡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以下简称CHC)患者HCV RNA基因型,并选用IFN-γ和IL-4分别作为反映Th1和Th2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的指标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以期了解不同基因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自锁髓内钉闭式穿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2月-2005年3月采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7例,斜形骨折6例,横断骨折7例,粉碎骨折14.全部临床随访,平均14.5个月,26例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6-12周,1例发生延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20周,优良率达95%,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自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固定可靠,功能好,并发症少等优
目的:分析镍钛聚髌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用镍钛聚髌器对髌骨三维光弹模型加载并冻结,分层摄片、描图后用迭代法计算模型内部各节点的应力值.结果共得到12个层面共1262个节点的应力值.应力分布表明镍钛聚髌器固定髌骨后产生的应力场分布比较全面,髌骨关节面部及髌骨下极部有持续固定应力存在.结论:镍钛聚髌器对粉碎性髌骨骨折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持续应力场的存在有利于维持解剖对位
肝硬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以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异常结节形成为其形态学特征,目前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是可逆的,其中抑制肝细胞的病理性凋亡与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是肝硬化逆转的关键环节[1].我们基于肝炎后肝硬化"血瘀阻络、气阴两虚、湿热内蕴"的中医基本证候病机,采用体现相应治法的四个经典方剂即益气的黄芪汤、养阴的一贯煎、清热利湿的茵陈蒿汤及破血下瘀的下瘀血汤,以国外报道较多的小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及时而有效的抗菌治疗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容易加重肝脏负担,副作用多,且易引起菌群失调,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笔者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给予复方中药灌肠联合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作一报道.
中药作用的基础是其化学物质组成,利用现代科技,阐明中药化学物质基础,实现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这也是目前研究中的难点和关键.目前常用分析中药成分的方法为色谱法,特别是对成分复杂的中药、天然药物,有着分离、分析鉴定双重的优势.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纸色谱法、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等技术.气相色谱-质谱(GC/MS)综合了气相色谱
健肝消脂合剂是以我省地方药材为主要药物组成的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制剂,长期应用临床,证实本方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对脂肪肝B超影象学也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疗效,探讨健肝消脂合剂作用机理,我们通过建立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动物模型,以东宝肝泰为对照,观察健肝消脂合剂预防性和治疗性给药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血脂、脂质过氧化物及肝功能的影响,为其治疗脂肪肝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健康人体检时ALT活性升高中约有30%由脂肪肝引起的[1].脂肪肝防治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因此,脂肪肝防治研究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从1999年起,应用研制的肝宝胶囊进行疗效机理和毒理研究,已获良好临床疗效,现作一报告.
近年来,笔者试用我院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富业教授治疗肝硬化的经验方--行气活血饮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作一报告.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病症,过高的门静脉压力常常会导致腹水、脾肿大、侧枝循环的开放等并发症的发生,更甚者骤然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防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预防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扶正化瘀方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本研究拟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的基础上探讨扶正化瘀方对门静脉高压的作用.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是各种慢性肝损伤的不良结局,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纤维化处于中心阶段,因此减轻和阻止肝纤维化是防治慢性肝病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关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已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了大量研究,业已清楚,肝星状细胞是细胞外基质(ECM)的主要来源,肝细胞损伤是肝纤维化的重要启动因素,肝星状细胞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