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第九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器分析及其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成功地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提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教改的不断完善创出了新路子.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只要积极探索,不断努力,去寻求仪器分析教学的内在规律,"仪器分析"的教学改革一定会日趋完善,取得预期的成果。从1998年,在西北大学化学系教学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仪器分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
其他文献
本文对单斜结构的Li3V2(PO4)3的制备、改性与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一种新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合成了单斜结构的Li3V2(PO4)3材料。经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用此种方法可以合成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Li3V2(PO4)3材料,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比高温固相法低许多。
本文对LiCoO2/非晶-Si全电池进行了研究。文章以该非晶硅薄膜为负极,商品化的LiCoO2为正极,组装成LiCoO2/Si全电池,并考查了其在实际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行为。
本文对黄铁矿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文章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各了黄铁矿电池正极,并讨论了其在Li-FeS2电池中的放电性能。
本文将所有影响系统化学式因素结合在一起得到了一个适用于热力学的普遍化公式。结合公式的演化过程,阐述了物理化学中逻辑推理过程。将普遍化公式中不同因素对化学式的影响进行应用推导,得出了压力对系统相变温度影响的克拉伯龙方程,与稀溶液的依数性有关的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公式,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与液滴半径关系的开尔文公式,以及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后表面吸附的吉布斯等温方程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人才将成为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而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是赢得创新活力的基本条件,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可能有科学的新发现,才可能归纳出科学的新概念.本文就“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系谈一点体会。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有机化学"是与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保、能源、信息等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而"有机化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理论性也较高的重要的基础课.但由于它的基本理论内容较多,包括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典型反应机理及相关理论,而教学时数又在不断削减,教学中面临着新知识猛增与学时压缩的矛盾.因此,如何不断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开展新世
"微波溶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广西罗汉果中的微量元素",是广西大学为本校化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出的一个综合性实验.罗汉果是广西的特色药材资源,由于产地不同,除了它的色香味和药用有机成分存在差别外,果实中对人体有益和有害元素的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要成为绿色药材,这些元素的含量是该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当前,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院校改革的核心,而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更新教学观念又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先导.应该认识到,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立足点必须从单纯的验证知识、传授技能,转到对学生通过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培养和训练,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强化创新意识的总目标上.这是国际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仪器分析实验教材通用性不强,有必要根据各院校自身设备条件对有关实验内容加以编排设计
对于"仪器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急需重新调整或修订,并进一步明确《仪器分析》和《分析化学Ⅱ》各自的教学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两者的承接.本文对于“仪器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急需重新调整或修订,并进一步明确《仪器分析》和《分析化学n》各自的教学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两者的承接。
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化工、生命、食品、生物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仪器分析实验的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仪器分析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及其实验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而在进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实验时,往往需要对所测样品进行严格的、相对比较麻烦的前处理,常常影响了学生对此实验的学习兴趣。本文利用微波消解法及4次沸水冲泡茶叶的方法来处理茶叶样品,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茶叶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