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集了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2009年监测社区的149个大熊猫活动痕迹点,利用SPSS软件对坡向、坡度、竹种盖度、竹子生长类型、竹子生长状况、海拔和水源7个生境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诸变量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坡度、坡向、竹子生长状况、海拔、竹种盖度、竹子生长类型和水源,x2适合度检验各生境变量内部不同组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影响该区大熊猫活动的主要环境因
【机 构】
: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文县746400
【出 处】
:
首届两岸三地大熊猫保护教育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集了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2009年监测社区的149个大熊猫活动痕迹点,利用SPSS软件对坡向、坡度、竹种盖度、竹子生长类型、竹子生长状况、海拔和水源7个生境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诸变量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坡度、坡向、竹子生长状况、海拔、竹种盖度、竹子生长类型和水源,x2适合度检验各生境变量内部不同组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影响该区大熊猫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首先是以坡向和坡度为代表的地形因素,其次为以竹子生长状况、海拔、竹种盖度、竹子生长类型为代表的食物和隐蔽因素,水源对其大熊猫活动的影响不显著。
其他文献
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以往的调查只是零星报道了该区域内大熊猫数量与分布的大致状况,但有关主食竹、栖息地结构及生境选择对策方面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为了准确地了解该区域内大熊猫的生态生物学基础资料,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主食竹、栖息地结构及其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存在一个野生大熊猫分布的高密度区,主要是太白河-龙洞沟-海
陕西佛坪是中国秦岭大熊猫分布密集区,大熊猫主食竹巴山木竹(Bashania argesii)、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和龙头竹(Fargesia dracocephala)都已相继开花,秦岭箭竹和龙头竹开花后当年死亡,而巴山木竹开花后仍能存活多年,但竹林当年生竹(或竹笋)及一年生竹数量下降,且基径和高度都减小,竹林呈现老化,这对于一年中2/3时间栖息在巴山木竹林的佛坪
研究发现,发情期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对来自不同性别的声音信号刺激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即发情期大熊猫可以根据声音信号判别目标个体性别。而发情期声音和非发情期声音信号引起异性大熊猫不同的反应,表明大熊猫可以判断声音个体所处状态。通过习惯化—脱习惯化试验发现,大熊猫对陌生声音信号和习惯化的声音信号行为反应不同,即大熊猫可以通过声音辨别个体的不同。
栖息地保护是大熊猫种群保护的核心问题。为了弄清秦岭大熊猫冬季栖息地的功能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无线电遥测和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佛坪保护区内大熊猫季节性移动、在冬季和夏季栖息地的活动情况,以及产仔育幼巢穴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大熊猫种群活动范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栖息地是大熊猫一年当中主要的活动场所和食物来源地,也是其产仔和育幼的主要场所。佛坪大熊猫冬季栖息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保护区区划不尽合理
2009年4月9~19日,笔者在大熊猫发情期收集了9只个体(4♀+5♂)的新鲜粪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雌、雄个体粪便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结果表明,雌、雄个体的粪便雌二醇浓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粪便睾酮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认为,在该时期,大熊猫粪便雌二醇含量不能作为雌、雄性别判定的依据,粪便睾酮的浓度具有评价野生种群性比结构的潜在应用价值。
重庆动物园一只亚成体大熊猫“友友”(雄性,两岁半,50kg)于2009年3月9日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喜卧少动,呼吸急促,食欲废绝,饮水少量,少尿。血液白细胞19.63×109个/L,中性粒细胞比率91%。尿液隐血+380cell/uL,尿蛋白+3>3.0g/L.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采取抗茵消炎、口服补液迅速度过少尿期等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到3月22日,该大熊猫基本康复。
中央政府于1999年首度赠送一对大熊猫安安及佳佳予香港,与市民见面并定居于海洋公园。于2007年,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0周年,中央政府再度向香港特区赠送一对两岁大熊猫。对大熊猫的来临,香港海洋公园兴建了大熊猫园,建立了大熊猫小型网站,创作了吉祥物,与邮政合作发型了特别邮票,开展了“与大熊猫共进早餐”等活动,并进行了教育宣传。经过不断推广,市民能体会到大熊猫把香港人与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本文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拐棍竹地下茎的数量特征、垂直分布结构、分岔习性和繁殖特点。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的密度大,193段/m2,每段平均长为12.2cm,地下茎总长为2169.8cm/m2,地下茎直径平均为1.1cm,节间长平均为0.73cm,平均每段地下茎具14节;拐棍竹的地下茎直径、节间长、每段节数和每段长度随生长年龄递减而递增,而地下茎段数和总长的变化则呈偏正态分布;拐棍竹地下茎主要分布在
通过爱心培训使圈养大熊猫能够安静接受徒手肌内注射,并比较吹管注射及徒手肌内注射麻醉药的使用剂量及可以保定时间,得出以下结论:①对于敏感怕人的大熊猫,与人亲近的大熊猫吹管注射及徒手肌内注射所需氯胺酮的剂量,雌性大熊猫约减少1/2,雄性大熊猫约减少1/3;②对于与人亲近的大熊猫,徒手肌内注射氯胺酮的剂量也较吹管注射减少约1/4;③对于大部分大熊猫,吹管注射可以保定时间约为徒手肌内注射的2~4倍。
野生大熊猫觅食行为的季节性垂直迁移习性和“撵笋”现象有其自身的繁殖生理机制,并与主食竹营养含量的季节变化、竹笋特有的生物化学特性及地理分布的异质性格局密切相关。为此,本文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特性入手,综述和分析了觅食行为的繁殖生理机制、觅食行为与主食竹的分布规律和生长发育特征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整体性、保护与科研相结合和遵循物种生态生物学特性的基本原则,以及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