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不同传代培养毛乳头细胞的bFGF、ET-1、SCF表达情况及对其诱导毛囊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不同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bFGF、ET-1、SCF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其对诱导毛囊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ET-1、SCF表达较强,传代>6代后ET-1和SCF转为阴性;并发现毛乳头细胞表达ET-1和SCF越强,其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
【出 处】
:
第四届中韩皮肤病会议、第二届中英皮肤病会议暨2004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传代培养毛乳头细胞的bFGF、ET-1、SCF表达情况及对其诱导毛囊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不同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的bFGF、ET-1、SCF的表达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观察其对诱导毛囊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ET-1、SCF表达较强,传代>6代后ET-1和SCF转为阴性;并发现毛乳头细胞表达ET-1和SCF越强,其诱导毛囊再生能力也越高.结论: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与其表达ET-1和SCF的强度相关.
其他文献
乳腺癌(mammary carcinoma)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也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确切病因目前还不很清楚,近年来很多研究集中在探讨乳腺癌相关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驱动蛋白KIF4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107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为86%(922例)其中根治性手术783例(73%),姑息性切除139例(12.9%),在所有切除的手术中,近端胃大部切除的有239例,远端胃大部切除的有361例,全胃切除322例,其中空肠间置代胃132例,空肠P襻Roux-y代胃术200例,联合脏器切除92例,手术
胃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本文对某医院从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收治107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提高胃癌手术的疗效。
目的:应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分析周围型肺癌的早期征象,以利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抽取有系列影像检查资料的早期周围型肺癌30例,共检出31个病灶,分别为腺癌21个,鳞癌6个(其中1例为同期双原发性),黏液表皮样癌2个,小细胞未分化癌及未定型各1个.结果:早期肺癌的病灶直径:平均为1.65cm.分为三个类型:1.结节型22例(23个病灶),X线平片和CT表现为,密度中等偏低,MRI表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CAG)的X线表现及其室壁瘤的形成与冠脉病变支数、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用J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脉造影及左室造影308例,观察、记录、整理冠脉及左室病变的形态、范围和程度等并做必要的统计学分析.结果:308例冠脉造影中,冠心病179例(约占58﹪),其中单支冠脉病变82例(45.8﹪)、双支病变56例(31.3﹪)、三支病变35例(19.5﹪)、四支病变6例(
目的:观察针刺、口服中药、西药(地塞米松,维生素)治疗湿疹性瘙痒.方法:针刺组34例.每次留针半小时14天为一个疗程(穴位有:顶颞后斜线,曲池,足三里等).随机单盲.疗效标准分4级,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针刺组34例患者中总有效率93.9%,对照Ⅰ组为37.0%,对照组为53.6%.结论:针刺治疗湿疹性瘙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体征(P<0.05),
临床研究共收治7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灸疗组46例、针刺对照组26例.结果:灸疗组治愈25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达91.3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92%.表明灸疗组疗效显著优于针刺组(P<0.01).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灸疗组疗效显著优于针刺组的症状为腹泻、水样便(P<0.01),其次为粘液便、腹痛、腹胀(P<0.05).本研究为"灸补脾胃之主方"的临床推广提
本文对重组人凋亡素2配体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rh-Apo2L静脉滴注后的耐受性良好,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是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最大耐受剂量(MTD)为200 μg/kg/d×14d.rh-Apo2L静脉滴注符合二室模型药动学分布特性和线性动力学特性;Ⅱ期临床研究推荐方案为150μg/kg/d×10d,21天为一周期。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对广东汉族51例斑秃患者的HLA-DRB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斑秃中医证型与HLA-DRB1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HLA-DR7、HLA-DR9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36,P=0.004),提示这二个基因对斑秃的发病具有抵御作用,可能是其保护基因.进一步按斑秃轻重程度分层统计结果,以上二个基因与斑秃的轻重程度无关,推测其
目的:探讨1α,25-二羟维素生D和中波紫外线(UVB)对黑素细胞的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黑素细胞培养技术、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素生D和UVB对黑素细胞增殖的作用;用NaOH法测定黑素的含量.结果:浓度为10~10mol/L的1α,25-二羟维素生D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同时黑素含量也增加,其中以10mol/L 1α,25-二羟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