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剂量HBsAg疫苗对小鼠诱生特异性抗体的影响

来源 :第四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对HBsAg疫苗进行长期毒性试验时,连续给予超高剂量基因重组的HBsAg疫苗后,在检测其安全性的同时观察小鼠产生IgG及其亚类抗-HBs的动态. 方法:给药剂量为600μg/g(约为人临床拟用量的600倍),每天给药一次,连续21天,末次免疫后一个月,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及亚类(IgG1、IgG2a)抗HBs抗体。 结果:超高剂量HBsAg疫苗仍可刺激机体在3周和7周产生高水平IgG和IgG1类抗-HBs,但IgG2a类抗-HBs出现较迟,在免疫3周后未曾检出,到末次接种一月后方可测出,且水平较低. 结论:超高剂量乙肝疫苗对机体免疫系统无毒性作用,早期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IgG1类特异性抗体,后期出现与细胞免疫相关的(IgG2a)类特异性抗体,其抗体产生的规律与高剂量(60μg/kg)疫苗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近交系红鲫的遗传特性,建立其遗传概貌.方法:采用活体肾细胞培养法或外周血细胞培养法进行染色体制片,按Levan提出的标准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两种红鲫的染色体数目2n=100,核型公式为22 m+30 sm+24st+24 t,尚未发现雌雄间有异型性染色体及特殊标志染色体。
用福尔马林病理疼痛模型观察虎纹镇痛肽(HWAP-Ⅰ)硬脊膜外腔给药对家兔的镇痛作用。家兔经氯胺酮麻醉后,用12号硬脊膜穿刺针,从兔的L4~L5椎间隙进入兔硬脊膜外腔.留置12号麻醉导管于该腔内,经泛影葡胺造影证实后,在皮上做"U"型缝合固定,或将导管与特制注射盘连接,埋置于导管出口附近皮下.HWAP-Ⅰ注射盘注入家兔硬脊膜外腔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将5%的福尔马林液注入家兔后足底肉垫皮下,然后根据
采用重物落下冲击砸伤法制作实验用新西兰兔大腿内侧无创面骨折软组织损伤模型,于造模损伤处敷药,结果显示:治疗至第10天,红楼消肿膏及止痛消炎软膏均能减轻造模部位的红肿、减轻疼痛反应、明显缩小肿块,减轻跛行及淤血症状;造模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显示大多肌纤维结构未见异常(空白不敷药的对照组则肌纤维灶性坏死、肌纤维结构异常),表明红楼消肿膏具有消炎、镇痛、消肿及促进肌纤维结构损伤恢复正常等作用;皮肤过敏试验结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缝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于左室前外侧壁形成缺血区域,约占左室壁面积的20%~50%。结果:共完成85例动物模型制作,存活74只,其中60只据术中所见、心电图、及病理检查证实有明确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结论:该方法制作简单可行,动物存活率满意;但模型欠稳定,需标本量较大以充分筛选.
目的:探讨光明液对实验性光损害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光明液组、模型组、正常组和VitE组.采用手术显微镜光源(LUX为30,000±50)照射SD大鼠右眼,照射时间为30 min,建立急性光损伤模型。光明液组采用光明液、VitE组采用VitE滴丸进行灌胃治疗,疗程7天,其余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观察指标为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力、NO含量变化及视网膜外核层厚
目的:建立并评价肝部分切除致大鼠术后疲劳综合征实验动物模型(Postoperative Fatigue,POF大鼠模型)。方法:根据POF的发病特征与临床表现,模仿手术的全过程,切除大鼠的部分肝脏,观察手术前后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营养学指标变化及小肠粘膜应激损伤等,建立并评价POF大鼠模型。结果:不同比例肝部分切除术后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疲劳综合征表现:眯眼、动物体力下降、活动不能、出现抑郁倾向;
目的:获得弓形虫多表位基因在原核系统中可溶性表达产物,为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重组抗原试剂盒的制备及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PCR法扩增弓形虫多表位基因(MEG),使其两端带有与载体pET32a相匹配的酶切位点,插入载体pET32a,酶切并测序鉴定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进行诱导,以SDS-PAGE对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表达产物的可溶性、分子量进行分析和鉴定,以WESTERN-
目的:探讨Ca2+及钙调素(Calmodulin,caM)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1)正常组(8只):不接受任何处理。(2)模型组(24只):1次性气管内注人博莱霉素A5(BLMA5)制备肺纤维化模型。在实验的第7、14、28d分批处死后作病理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应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定量分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磷酸二酯酶(
目的:从光镜下对骨活性成份进行分析,研究单味药杜仲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并总结杜仲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手术造成兔胫骨中下段骨缺损模型45只,随机分成治疗组(n=23只)和空白对照组(n=22只),分别给予杜仲浓缩液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在造模后7天、17天、27天、37天、47天分别对骨断端在光镜下观察,对其半计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光镜下实验组比对照组较早出现修复反应。结论:杜仲浓缩液能促进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的细胞自噬作用。方法:横切大鼠坐骨神经制作wallerian变性模型,分别于造模后0、0.5、1.0、1.5、2.0、3.0、4、5、7、10、15天取远断端组织行电镜结构观察.结果:轴突在第0.5天时从髓鞘脱离,溃变呈空泡状。第2天开始髓鞘皱褶、断裂形成碎片,施万细胞内见大的膜结合髓鞘碎片和许多散在小碎片,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泡,呈酸性磷酸酶(AcPase)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