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决定健康是一个科学命题,营养可影响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影响组织细胞修复,从而影响动物抗病力。抗病营养是研究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交叉领域,以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营养抗病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抵抗力。抗病营养研究内容包括营养与免疫、营养与肠道健康、营养与抗病基因、营养与应激、营养与疾病、营养与抗营养因子等六个方面。成功构建抗病营养研究模型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这些模型包括动物活体和细胞层面的免疫应激模型、氧化应激模型、病原微生物诱导的疾病模型、霉菌毒素攻击模型等。本团队对猪的抗病营养做了系统研究,初步结果总结如下。第一,以淋巴细胞数量、T细胞亚群组成、免疫球蛋白浓度、细胞因子浓度和基因表达量等为评价标识研究表明,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养分和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益生素等非营养性物质可影响仔猪和母猪一般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力),正常状况下保证猪最佳免疫力的养分需要量不同于以生产性能为标识确定的需要量。第二,应用全基因组芯片技术研究表明,仔猪初生及断奶后肠道发育与日龄和营养有关,初生后3日龄和断奶(21日龄)后3天是仔猪肠道发育的关键转折点,蛋白源不同影响肠道发育。宫内发育迟缓(IUGR)显著影响仔猪肠道发育和健康,改变营养模式可缓解IUGR的缺陷。营养水平、营养来源、添加剂、饲料形态(颗粒或粉料)或状态(固体或液体)等营养要素显著影响猪的肠道形态结构、分泌功能、免疫功能和微生物菌群。营养、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决定了肠道健康。第三,对藏猪、梅山猪和DLY猪的比较研究发现,TLR、β-防御素、RIG-1、MAVS等抗病基因的表达量具有显著的品种差异和组织特异性。维生素A、D、E,锌、精氨酸和异亮氨酸等营养素可以调节抗病基因表达水平。第四,免疫应激和免疫应激均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改变养分代谢模式。调整营养组合和水平可缓解应激的危害。第五,当仔猪受到病毒或细菌攻击时,免疫器官发育和免疫功能明显受损。调整氨基酸、维生素等养分供给水平可明显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和程度,改善生产性能。第六,霉菌毒素是饲料中最大的抗营养因子,其危害包括改变内分泌水平、破坏免疫功能、降低疫苗效价、损伤肠道和肝脏功能。霉菌毒素的危害可能与毒素导致的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失衡有关。提高硒和维生素E添加水平可缓减霉菌毒素的毒性。通过抗病营养基础研究,可以探明养分的抗病功效及可能机制,制定抗病营养需要参数,研制抗病饲料新产品,构建抗病营养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