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多普勒雷达图,结合自动站天气加密观测资料、地面和高空天气图,对2005年12月5日夜间到6日白天发生在山东半岛北部的暴雪天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1)高空强冷空气侵袭是造成强降雪的首要条件,而东北冷涡向西南方向的加深以及横槽气旋式曲率的增强,是造成降雪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高空500hPa中西伯利亚阻断高压的存在,有利于高压前部不断有弱冷空气南下.在强冷空气和补充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下,导致陆地气温下降很快.
(2)在较强的海陆温差条件下,弱的干冷空气受到暖海面的非绝热加热,以及海陆不同摩擦、莱山山脉的阻挡形成了中-β尺度的海岸锋.这是造成局地降雪强度增强的中尺度系统.
(3)雷达回波上海岸锋存在于莱山山脉以北,表现为中尺度的辐合区.在海岸锋形成初期,山东半岛北部沿岸和近海海面存在两条降雪带,其中海面的回波带回波强度强于陆地回波带,并且回波顶高也相对较高.海面回波带向陆地回波带输送的较强块状降雪回波使陆地局部降雪明显增强.这两条雪带,在日本的强降雪天气中也经常观测到,其中2001年1月15~16日稳定存在于Kanazawa海岸线约20小时的双雪带给该地区造成了积雪深度达50cm的雪灾天气.在海岸锋的成熟期,海岸锋的气旋式曲率达到最大,水平温度梯度最强,并伴有最大的实际风变形场.在海岸锋的成熟期和减弱消亡期,中-γ尺度系统的存在导致了降雪强度的大大增强.
(4)海岸锋为中尺度辐合区,辐合分为三种情况:单纯的风向辐合,风向风速共同造成的辐合,以及风力减小时形成的辐合.在海岸锋的不同阶段,这三种辐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这些辐合与暖海面的非绝热加热、半岛丘陵地形的摩擦及阻挡都密切相关.
(5)边界层弱风带的存在有利于海岸锋的稳定和维持.当风力增强时,海岸锋即遭到破坏.
(6)海岸锋的回波顶高一般在2KM左右.当有对流存在时,回波顶高一般也不会超过4KM,为浅对流.
(7)研究表明,海岸锋生不取决于冷空气主体的位置,但和扰动的位置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