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范仲淹墓志铭》探微

来源 :第三届中国范仲淹国际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弼所撰《范文正公墓志铭》,无论对于范仲淹研究、吕夷简研究,还是对于宋代朋党政争的研究,都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但是,这篇《志文》是富弼在当时激烈的党争背景之下,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站在范仲淹一边,怀着褒善贬恶的宗旨和强烈的爱恨感情写成的,因而对于某些事件的记述难免有失客观。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这篇史料时,应当注意鉴别,审慎采用。
其他文献
本文对日本和中国陶瓷业的立地做了探讨,它们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日本濑户、美浓地区的制陶是以登窑进行烧制的协同作业,在窑炉的周围,即丘陵边沿的斜坡地带形成陶业村落.同样在龙窑比较发达的中国贵州省、云南省,也是在以龙窑为中心的丘陵斜坡地带形成了陶业村落.二者非常类似.由此推测,一个新的陶瓷业生产基地的诞生,与拥有新技术的家族集团的迁徙密切相关.
本文作者对从磁州窑的观台窑和彭城窑所收集的从唐末宋初、宋、金、元、明、清直至近代的一系列黑瓷残片,用XRF和AEM等手段分析了从9号元素氟到92号元素铀之间的所有元素和胎、釉的外貌观察及其显微结构的研究,以期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磁州窑黑瓷能有所邦助.
为了能够更详细地研究这批古陶瓷样品,采用物理、化学、显微结构等各方面的科学手段来进行测试.在物理性能研究方面,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用常规的手段测试其强度、硬度、密度、吸水率、烧成温度;利用显微镜来观察古陶瓷显微结构,研究坯体内部的组织和晶体的分布情况.还利用电子显微镜对古陶瓷进行电镜扫描,研究样品表面和坯体的成分及显微结构,得到从宏观角度无法得出的结果.在此,本文对广东博罗银岗春秋遗址古
本文作者采用现代科学测试技术,系统地对博罗地区的古陶瓷进行研究,不仅可将银岗遗址的古陶瓷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而更主要是结合博罗地区的多个窑址的古陶瓷科学资料,了解更多博罗地区古陶瓷和有关广东古陶瓷的工艺科学历史成就.这将对广东为中国古陶瓷的发源地之一提供充足的科学依据.
本工作研究了从御厂窑出土的永乐和宣德时期的窑砖,研究这些含釉量很少的制品,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可以达到了解明代早期瓷砖和内匣钵制作工艺有一定价值.
不同器型古陶瓷的胎和釉层厚度是有较大差别的,尤其是釉层厚度从几十微米到几毫米,受古代陶瓷烧造工艺和条件限制,造成胎和釉层的密度差异,矿物颗粒和气孔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古陶瓷元素谱的SRXRF无损分析实验中,束斑大小受电子学测量系统死时间的限制,分析数量的重复性会受到影响.为了获得重复的分析数据和寻找最佳的SRXRF无损分析实验参数,对均台窑均瓷进行了初步研究.
观台窑铅釉器主要有绿釉、黄釉、黄绿双色釉、红绿彩等品种.从功用上讲,又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陈设性艺术瓷、宗教用瓷、建筑用瓷等几大类.本文作者试图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验结果,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探讨.
范承谟为康熙年间浙江巡抚,范仲淹十八世孙。他在任期间,为地方上做了不少好事,当时因“爱民如子”而深受百姓拥戴。后遇“三藩”举事,康熙命范承谟去福建,临行前,范承谟到杭州城东拜访一位隐士,为其建“百步塘”,刻“百步塘碑记”, 隐士曾赠一谶言,范承谟不悟,后死于闽。
宋徽宗继位之次年,曾于哲宗朝两任宰相、于流放处北归未久的范纯仁病卒。范纯仁临死前,依惯例上了一份《遗表》。范纯仁《遗表》一狱,实为徽宗继位之初,其治国方略自“欲以大公至正消释朋党”转向全面“绍述”熙丰政治的必然产物,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新、旧党争激化的史实。
范仲淹于北宋景祜元年(1034),因激谏宋仁宗废除郭皇后一事,被贬知睦州。虽然睦州风景秀丽,但他没有完全徜徉沉醉于天下独绝的山水风光,还是心忧天下,放心不下朝廷的事,上表以抒己见,从而引发了强烈的“明主”意识,经历宦海沉浮荣辱委屈的艰难磨炼,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荣辱思想终于升华为先忧后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