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痰的记载较早,由于文献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讨论。《黄帝内经》中有饮而无痰,却基本奠定了后世的基础。本文全面分析《金匮要略》中的痰饮,更多的证据表明这是一个在辑校过程中产生的误会:《金匮要略》中的“痰”字当为“流”字更妥。魏晋之时,痰的有关名词术语散见于当时的一些方书,比如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出现了“痰癃”和“痰饮”等术语。《名医别录》也有一些相关的记载。不过因其片言只语,尚不构成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医学早期对于“饮”的重视,超过了“痰”,只是到了《诸病源候论》以后,才出现了痰、饮分论的趋势,使得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痰”,逐渐成为一个学术范畴。所以说,宋以前详于饮而略于痰。并且,从宋以后,由于王珪和朱丹溪的影响,情况发生了逆转,中医学界开始着重探讨痰的辨证论治,饮的辨证论治相对于痰来说略显局限。因此,一些医家基于原有的痰饮学说,提出对于痰、饮分立的批评。但是,由于痰病学术的临床发展,这些观点渐趋淡化。痰的概念在临床实践的支持下,获得学界大多数人的认同。金元时期论治痰名家王珪和临床家朱丹溪。延至明清,中医学术的发展愈益精致,痰的相关名词也就愈益繁复。临床各科对于内科学理论继承,导致了痰病学术名词在各科著作里的大量增殖。乾嘉学风所及,考据之学开始介入中医研究。丹波深文周密,细致剖析了痰、淡、澹的通假问题。莫枚士提出对于《金匮要略》的痰饮的异议,的确发人深思。中医学界通过训诂学的技能去伪存真,昭示了痰病学基本概念演变中的一些疑似问题,使得理论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