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字源流史要

来源 :第十四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农本草经》中有关痰的记载较早,由于文献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讨论。《黄帝内经》中有饮而无痰,却基本奠定了后世的基础。本文全面分析《金匮要略》中的痰饮,更多的证据表明这是一个在辑校过程中产生的误会:《金匮要略》中的“痰”字当为“流”字更妥。魏晋之时,痰的有关名词术语散见于当时的一些方书,比如晋代葛洪的《肘后方》出现了“痰癃”和“痰饮”等术语。《名医别录》也有一些相关的记载。不过因其片言只语,尚不构成重要的理论意义。中医学早期对于“饮”的重视,超过了“痰”,只是到了《诸病源候论》以后,才出现了痰、饮分论的趋势,使得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痰”,逐渐成为一个学术范畴。所以说,宋以前详于饮而略于痰。并且,从宋以后,由于王珪和朱丹溪的影响,情况发生了逆转,中医学界开始着重探讨痰的辨证论治,饮的辨证论治相对于痰来说略显局限。因此,一些医家基于原有的痰饮学说,提出对于痰、饮分立的批评。但是,由于痰病学术的临床发展,这些观点渐趋淡化。痰的概念在临床实践的支持下,获得学界大多数人的认同。金元时期论治痰名家王珪和临床家朱丹溪。延至明清,中医学术的发展愈益精致,痰的相关名词也就愈益繁复。临床各科对于内科学理论继承,导致了痰病学术名词在各科著作里的大量增殖。乾嘉学风所及,考据之学开始介入中医研究。丹波深文周密,细致剖析了痰、淡、澹的通假问题。莫枚士提出对于《金匮要略》的痰饮的异议,的确发人深思。中医学界通过训诂学的技能去伪存真,昭示了痰病学基本概念演变中的一些疑似问题,使得理论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
其他文献
  通过查阅近年来聚合物胶束的研究文献,对其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作为新型药物输送载体,聚合物胶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会议
会议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以各系形态正常的全骨髓增生、骨髓纤维化以及脾脏肿大和各器官髓外造血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对120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予鳖甲生血丸(由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FD患者,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42例,口服伊托必利片;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同时观
会议
  目的:探讨肝脂净方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熊去氧胆酸15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45例采用用肝脂净方剂(
  [目的]:用RCT的系统评价方法及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西医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找出目前UC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临床制定治疗UC的有效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肝功能变化的关系,为脂肪肝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27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中医证型分析,筛选出频率最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