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并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以金华市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具体表现,对研究全省农村的社会矛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简要分析了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措施。最后,文章重点基于“依法治国”、“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背景,从法律层面探讨了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的具体途径,即从农村社会矛盾产生前、产生过程中和产生之后的三个阶段分别寻求解决矛盾的法治方法,以利于农村社会矛盾的切实解决,保障农村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正视律师所遭遇到的道德困境,探讨刑事辩护律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对于改善人们对辩护律师职业的认同度,并促进相关制度的建设及律师实务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律师所遇到的职业道德难题、解决律师职业道德方面难题的意义以及如何解决律师职业道德方面的难题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律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深入有所助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征用日渐频繁,这在给村民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围绕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产生的纠纷也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在总结余杭法院一年多来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审理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走访、调研结果,从原告、被告、地区分布、结案方式等四个方面对此类案件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内在原因,并尝试通过寻求国家制定法与民间规范的良性互动,重新疏通民间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优劣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风险转嫁、损失分摊的经济补偿制度,对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险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如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没有国家的补贴政策、没有经营主体愿意承保等。本文分析了其他国家的农业保险的制度,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据此笔者建议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长期交往中无须任何外在权威或组织干预的,仅自由发的社会的互动来实施的无意识的规则。在我国农业社会里,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延续的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从非正式规则本身属性特征研究出发,以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的不同之处分析入手,研究非正式规则在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并着重找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非正式规则应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与我国农村社会的法治建设相衔接,更
农业法制建设是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实行以法治农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出发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要途径。提出了构建农业法制保障体系,完善我国农业立法、执法、农村法律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建立有效执行农业农村法治机制和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体制,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全面实行依法治农法制保障体系建设及法治机制和对策研究。
《物权法》第五章采用了“三分法”,仍保留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产权主体不清。必须突破公有制的旧意识形态,正确对待国情。从长远来看,对于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私有化和农地市场化,将土地所有权“回归”农民;对于非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国家所有,取消集体所有权制度。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实行全面私有化的条件还不成熟。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户籍改革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社会变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背景下,农村目前面临新一轮秩序的分化组合。国家公权力在农村的撤退,从而使法律在农村的执行失去了依托,法律面临执行难的困境。计划生育作为国家行政权停留在农村的根据地,具体体现了农村社会变迁中执法难的困境。具体言之,计划生育执行难的表现有:社会抚养费征收难,超生游击队,暴力抗法。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是法治改革未能跟上社会变迁的步伐。具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追求的长久发展目标。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差异都集中于东、中、西地区,而近年来我国的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逐渐显现,因此南北地区间经济差异问题更加需要关注和解决。本文基于经济地理视角进行南北划分,通过计算泰尔指数,研究1978年-2018年以人均GDP为样本的中国南北间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差异。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发现,通过经济重心迁移图发现,我国经济重心存在明显向南移动趋势,说明南
农村妇女的土地权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妇女土地权问题发生的客观现状和社会背景,同时,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制度框架和权利救济渠道作法律思考后,提出完善以行政调解为主,专门仲裁为辅,司法救济保障,妇联、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农村妇女土地权问题多元化解决机制,畅通农村妇女土地权救济渠道,期待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具体落实。
政策性就业歧视在我国的形成是由经济、政治、意识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贯穿了农民工就业的全过程,成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无法逾越的第一个障碍。政策性就业歧视加重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了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使农民工受到不公正待遇,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消除政策性就业歧视可以通过推进制度改革、明确政府定位、转变城市居民的观念以及增强农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