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w and Regulation Support for Circular Economy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来源 :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2015学术会议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s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concepts associated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rcular economy (CE)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many countries since the end of last century.As one of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 achieved rapid economical growth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natural resources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Recognizing the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eds a well coordinated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hinas top administration heightened attention on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green growth, and low carbon development with a national circular economy strategy.This needs a series support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guarantee a successful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CE.In this research, with a purpose of better identifying future practice of CE,we present an introduction of CE suppor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cluding a simple valuation on some CE related primary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vide a clearer view of the relevant issues in China.
其他文献
亚洲季风气候影响到20多亿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其起源、变化、趋向及季风气候演化的机制等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报告结合我们对中国黄土-红粘土沉积与古气候20多年的研究,论述了哪些是风尘沉积序列中敏感的季风气候替代性指标;季风气候在构造、轨道、千年甚至于百年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的特征;分析了地球轨道摄动引起的接受太阳辐射量变化、大洋洋流变化、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抬升和古特提斯海尖闭、大气CO含量及地表覆盖变化
会议
波候(wave climate)是指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域波浪参数(波高、波浪周期、波浪方向等)的统计特征随时间过程所表现出的长期波动变化.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是导致波候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渤海海域位于37°07′~41°00′N,117°35′~121°10′E之间.这里处于东亚夏季风风场影响区域的北端,也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天气系统北抬所能影响的北部边缘势力范围,同时
海平面持续上升,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19cm,上升速率约为2mm/a.中国沿海海平面亦呈上升趋势,自1980年至2014年上升速率为3mm/a.当代,风暴潮与人类活动影响加促海平面变化效应.海平面上升在海岸带反应为海滩侵蚀与海岸沙坝后退位移.对比我国黄、渤海与南海基岩港湾海岸的海平面上升效应,1990年代中期,南海三亚地区海滩侵蚀与海岸后退均较黄、渤、东海为小,亚龙湾海滩侵蚀与滨线后退最小.21
台灣東部小蘭嶼的南側海岸出露約20公尺高、且近水平層狀的沉積層剖面,其物質主要由細粒沉積物與火山碎屑物質所組成,由沉積層頂部與底部共4個碳14定年樣本得知,沉積層堆積年代介於1300-1000 yr BP之間,表示其沉積環境的物質供應與堆積作用過程僅約歷時200年。根據初步的野外調查,階地崖出露的近水平層狀沉積層,可能為火山體崩塌、堰塞谷地所造成的堰塞湖堆積,殘餘崩塌體出露於東南側海岸,是層理不明
会议
Coral bleaching has generally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ain reason for tropical coral reef degradation, but the time of coral bleaching monitoring is disproportionally short.In this study, trace metals,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和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山高谷深的龙门山区。受龙门山断裂带控制,龙门山走向呈NE-SW,这一区域历史上就是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多发区与危害严重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剧烈的山体震动,大量崩塌、落石、滑坡活动,使沟道内松散碎屑物质剧增,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优越的固体物质条件。因此,汶川地震之后,该区域泥石流频率极高,泥石流沟的密度极大,据不完全统计,震后该区800余条流域曾发生过泥石流,给
在渤海湾西岸平原上,获取了DC01钻孔样品,以全新世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AMS14C测年方法建立年代框架并计算沉积速率,结合孢粉、藻类组合,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植被及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早全新世,在区域内温带针阔混交林大范围扩张,取代了冰期与冰消期的草原和森林草原环境,木本植物以松、柏等针叶树为主,草本植物以蒿、藜、禾本科为主,气候冷凉干旱.(2)在约8200-4145 cal aBP的中全新世
本文通过对黑河下游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考察、环境考古调查及湖心剖面的年代、孢粉、碳氧同位素分析,恢复了该地区河流改道、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动、土壤沙化、植被演替等自然环境演化过程,并与汉代、西夏、元代的遗址分布和古耕地遗迹等人类活动资料相结合,探讨了黑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对不同时期聚落选址、聚落兴废的影响,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黑河下游绿洲沙化的影响。
因為全球氣候變遷導致海水面上升,已經成為全球海岸都市嚴峻的挑戰。台灣四面環海,主要都市也都位於海岸線上,對於海水面上升帶來的淹水風險無法置身事外。本研究選取高雄市的海岸以及河道延伸地帶,以網格法搭配地理資訊系統,以數值地形模型中的海拔高度、村里人口資料、距海遠近與距河遠近、 200年可能淹水頻率分布、以及土地利用調查資料,各分為6個級距計分,依據風險高低分別給予5~0分的分數,最終加總後得到5項總
文章主要介绍了LED路灯用电涌保护器的现状和发展.基于市场上常见的直流及交流的LED路灯用电涌保护器,文章对现有LED路灯用电涌保护器的特点进行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在该领域可进行的研究加以展望,涉及电涌保护器的指示状态、类型选择、结构形式、IP防护等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