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胶原支架联合转染TGF-β3基因的BMSCs用于兔ACL重建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将转染TGF-β3基因的BMSCs种植于蚕丝-胶原支架上,观察其用于兔ACL重建后关节腔内韧带再生和两端腱-骨愈合的情况。方法 40只1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平均分为4组进行双侧ACL重建:Auto组,以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ACL;S组,以单纯蚕丝-胶原支架重建ACL;S+C组,以BMSCs(转染GFP-Lentivirus,并稳定表达GFP)种植于蚕丝-胶原支架后用于ACL重建;S+C-T组,转染TGF-β3基因的BMSCs种植于蚕丝-胶原支架后用于ACL重建。术后2周、4周对实验动物的膝关节活动度(ROM)进行测量,术后2周对膝关节进行MRI扫描,观察关节腔内术后情况;术后4周、16周两个时间点分别随机处死每组实验动物的一半,每组标本中的5个进行组织学检测,包括关节腔内韧带的组织学检测和骨隧道腱-骨愈合情况的组织学监测;每组中余下5个标本进行micro-CT和生物力学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治疗中的方法及技术要点。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临床诊断为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共22例,其中有明确外伤史者14例,体育爱好者4例,重体力劳动者2例,其它2例。
[目的]探讨脊柱囊性血管瘤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通过观察1例脊柱囊性血管瘤病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最新文献,分析脊柱囊性血管瘤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脊柱囊性血管瘤病(spinal cystic angiomatosis,SCA)临床罕见,是发生于脊柱的良性先天性疾病,多数以椎体及附件多发脉管瘤样病变为临床特点,其他骨骼系统及内脏组织均可累及.本病多在儿童期及青春期发病,病
目的:探讨小腿交腿皮瓣移植修复术后患者体位护理对于患者术后舒适度、皮瓣成活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2015年小腿交腿皮瓣移植修复患者40例,术前均对病人进行术后体位的适应性训练及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术前1周指导患者应用人体力学原理进行体位变换,术后将稍宽于病床且高于床面70cm的床边固定架置于病床两侧,用绷带将患者交叉的双小腿悬吊固定于固定架上,高度以高于病床40cm为宜,膝及
目的 探讨C臂辅助下应用空心钉微创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5年1月,C臂辅助下采用微创方法空心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髌骨骨折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23岁~56岁。均为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骨折均移位>3mm,为新鲜闭合性骨折,伴有膝前方软组织挫伤7例,伴有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4例,全部于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术前、术后护理。结果:20例患者经科学系统护理,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踝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治疗的踝撞击综合征病人12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28~60岁,平均44岁,病程2个月~3年。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和术中镜下所见,明确诊断,比较手术前后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评价疗效。结果:1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
目的:Chopart关节损伤在临床较为少见,容易发生误诊及漏诊,导致产生骨折畸形愈合、疼痛等相应临床症状,本文主要探讨Chopart关节损伤后的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于2012年至2016年所治疗的Chopart关节损伤患者9例,其中骰骨压缩性骨折伴跟骰关节脱位4例,跟骨前外侧压缩性骨折伴跟骰关节脱位3例,其中3例骰骨骨折及2例跟骨骨折患者合并舟骨结节撕脱性骨折;舟骨压缩性骨折伴跟骰关
会议
目的:构建具有支撑、骨修复和抗结核三重作用的β-磷酸三钙人工椎体,并观察其药物缓释规律。方法:设计与脊柱椎体力学强度相似的高30 mm、直径14 mm的包括含微孔的致密控释体、致密增强体、多孔结构区、中央载药隧道的可控释抗结核β-磷酸三钙人工椎体,通过注浆成型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类型的人工椎体,简便而且精确地填充300 mg利福平后,采用悬吊法观察其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体外40周的缓释情况。
目的:研究不同屈曲体位椎间孔的面积变化,探讨其在侧路椎间孔镜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正常成年人志愿者20例,年龄20-39岁,平均32.20岁;身高171-178cm,平均176.3cm;对其行腰椎标准侧位0°及20°、40°、60°、80°过屈位DR片,测量其不同体位DR片L1-S1椎间孔的截面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对比.并询问患者不同体位舒适度.
目的:探讨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在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固定骨折脱位,并结合锚钉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术后采用改良Mayo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复查腕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舟月角、桡月角及舟月间隙,以及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期间内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