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粗隆部骨折治疗中两种复位方法的比较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86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于不稳定、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粗隆部骨折而言,如何迅速有效地进行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对两种复位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探讨一种最佳的值得临床推广的复位方法。方法2011年3月~2015年4月,我科应用小切口持骨器夹持复位来治疗不稳定难复性股骨粗隆部骨折29例,其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35岁~89岁,平均年龄69岁,使用PFNA21例,InterTan8例;
其他文献
To research the effect of polylactic acid/poly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coating on tripl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containing calcium sulfate/poly acids bone drug release behavior in vitro.
目的 通过分析住院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lolism,VTE)的相关临床资料,总结该型骨折患者并发VTE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收住124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其中共29例经B超,肺动脉CT造影(CTPA)检查明确并发静脉血栓性疾病。对以上患者进行临床及血液学等相关指标对比分
目的:探讨远皮质锁定技术在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初步应用的疗效,并对该技术的最新文献报道进行解读,总结其技术原理、使用方法、临床应用及后期研究方向等.方法:收集2例运用远皮质锁定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2例均为C3型骨折,术中均使用NCB结合MotionLoc(Zimmer,USA)内固定材料,定期随访并对比术后6周、12周、24周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查阅远皮质锁定技术近5年最新的相关
目的:研究脊髓挫伤造模后远志皂苷元干预对损伤区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脊髓挫伤大鼠神经功能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64只,造模成功60只,随机区组法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挫伤组、远志皂苷元组,各20只/组,按照改良的Allen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挫伤模型。
目的 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及愈后要求的提高,微创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脊柱外科也走向微创技术时代,通过很小的切口或很小的损伤达到手术目的,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残留率,提高术后功能活动能力。目前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已不仅仅局限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间盘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它已发展到显微镜下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本文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治疗方法资料与方法:自2012年9月—2015年1月,我院共收治高龄患者骨水泥型及非骨水泥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以及全髋关节返修术后假体脱位43例,其中男18例,女25例.2例因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肌肉挛缩较重经前方入路行髋关节置换,余41例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
会议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手术设计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45例,依据骨折类型,按入院先后顺序的奇偶性分组,3D打印虚拟手术组(A组)23例,常规手术组(B组)22例。为了消除由于术者经验上的差异,所有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
目的 探讨并分析经内踝截骨人路与非截骨人路治疗复杂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2011年2月,本科室手术治疗距骨骨折58例,本组58例均为移位的距骨骨折,男37例,女21例;年龄20~66岁,平均39.8岁.开放性骨折18例,闭合性骨折40例.左侧34例,右侧24例.
目的:肱骨内翻畸形是临床少见畸形,其病因未明,而肱骨内翻畸形本身仅仅是症状学诊断。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是造成肢体短缩和成角的原因之一。两者在影像学上有相似之处。本研究回顾肱骨内翻病例,通过影像及病理学检查,探讨肱骨近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是否是造成肱骨内翻的病因。同时分析肱骨近端截骨矫形治疗肱骨内翻畸形的疗效。
目的:探讨Cotrel-Morel石膏固定术患儿最佳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例石膏固定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有效的护理措施。麻醉后,将患儿由手术台移至特制牵引石膏床。颈部置枕颌牵引带和牵引弓,骨盆置骨盆牵引带,将双下肢悬吊牵引,连接牵引装置后,施以牵引对抗力量,纠正脊柱冠状面侧凸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