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6、SOD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及涤痰散结软坚法中药干预对其的影响

来源 :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中的表达及涤痰散结活血软坚法中药干预的影响. 方法:1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雄性SPF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层次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14只,自由饮水和普通饲料饮食;模型对照组18只,中药高剂量组14只,中药低剂量组14只,均予自由饮水和高脂饲料饮食,8周后随机处死模型对照组大鼠4只,确定脂肪肝模型成立.2涤痰散结软坚法中药干预造模成功后,分别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1.28g生药/100g体重/日和2.56g生药/100g体重/日行中药灌胃,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周称取大鼠体重,治疗8周后处死,3 IL-6、SOD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6、SOD浓度. 结果:1大鼠血清IL-6浓度: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1),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鼠血清SOD浓度: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组血清IL-6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SOD浓度高于对照组.涤痰散结活血软坚法中药干预后可以显著减低血清IL-6浓度,且剂量与浓度正相关;可以明显升高血清SOD浓度,没显示剂量与浓度的相关性趋势.
其他文献
会议
一、输血质量管理背景要求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7.1)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0.1)3 ( )4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6)5 ( )《侵权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第五十四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 定,对患者有损客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会议
红细胞是输血治疗中使用最广、用量最多的成分之一,在各种重大手术和战伤、创伤抢救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最长可以保存至42天。研究中发现,血液保存时间成为外伤输血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红细胞保存时间与肿瘤、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前列腺癌切除术等各种疾病的发病与预后的关系成为现今输血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人们对心血管和心脏手术病人发病与死亡同输血的关系也一直争论不
会议
目的 探讨自身凝集反应发生时输注红细胞悬液是否增加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及是否影响输血效果.方法 回顾性调查北京积水潭医院2007年至2009年所有的临床输注红细胞悬液病例资料,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组:组A"主侧无凝集,次侧凝集≤自身凝集"和组B"主次侧均无凝集";统计自身凝集反应率,并比较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及输血效果的差异.结果 入选病例12970例,组A为126例,组B为12844例,自身凝集反应率为
会议
目的:观察通络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SOD、MDA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行络汤组);B组(美莎拉嗪组),每组50例.A组采用行络汤口服;B组采用美莎拉嗪片口服,总疗程为3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清及结肠组织SOD、MDA的含量.结果:经统计学分析,通络汤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美莎拉嗪组,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及结肠组织SOD含量明显高于美莎
介绍周仲瑛教授对肠易激综合征辨证施治的经验,周老认为肝脾不调为主要病机,肝失疏泄,克犯脾胃,乃至脾胃升降失常,故调和肝脾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基本治疗大法,但临证需审其主次偏重,配合运用健脾祛湿法、补益脾阴法、温补脾肾法、化痰通瘀法等,讲究个体化治疗,有助提高临床疗效.
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肌动蛋白通过连接紧密连接结构在维持细胞旁通透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角蛋白8 (CK8)是肠上皮细胞中最为重要的中间丝蛋白,其与肌动蛋白关系密切,本实验通过建立IBS大鼠模型,分析CK8、肌动蛋白F-actin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旨在探讨CK8通过肌动蛋白介导IBS肠上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可能机制。得出结论:IBS大鼠结肠
研究发现中枢或外周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可以促进肠蠕动、引起肠粘膜屏障障碍、细菌易位及肠道敏感性的增加,树突状细胞(DC)是肠道粘膜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本文以原代分离MLNDC为研究对象,探讨外源性CRF在肠道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得出结论:外源性给予10nMCRF可以引起MLNDC表型和功能的改变。CRF-R1与CRF-R2在诱导树突状细胞异常免疫应答
应激通过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CRF)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亦IBS密切相关,前期研究发现细胞角蛋白8(CK8)参与IBS肠上皮细胞通透性的改变,有研究提示角蛋白为应激相关蛋白,CRF是否可以引起CK8表达升高从而引起肠上皮细胞通透性改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动物及细胞水平实验,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以TNBS/乙醇灌肠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连续以清肠温中方(QCWZD)高、中、低剂量及柳氮磺吡啶(SASP)混悬液灌胃干预10天,取结肠,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S),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