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综述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病因病机,研究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针灸推拿及外治法,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且在调理脏腑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目前接受针药结合治疗的患儿已累计达一定数目,并有详细和完整的记录。定期随访的结果显示中医针药结合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病因病机,研究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针灸推拿及外治法,中医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且在调理脏腑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目前接受针药结合治疗的患儿已累计达一定数目,并有详细和完整的记录。定期随访的结果显示中医针药结合治疗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其他文献
在治疗Ⅰ级以上糖尿病足的换药操作时,恰当的体位引流可以起到防止感染灶扩大、加深,促进疮面愈合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其临床应用,阐明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住院天数,增加保肢率。
目的:检测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和下肢周围神经电生理功能水平,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胆红素的特异性改变.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83例(DF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DM组)和健康体检者98例(对照组)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Hb)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测定DF组和DM组患者胫神经
目的:观察脉痹片的抗炎、镇痛、促BPC解聚、抗血栓形成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耳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及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含脉痹片血清对血小板聚集的聚集率观察抗BPC聚集的作用.采用含脉痹片血清对体外血栓形成的长度观察抗血栓形成作用.结果:脉痹片可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影响;可明显缩短形成血栓的长度.结论:脉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予以中医治疗:包括局部治疗与内服中药.并配合西医治疗:如果创面周围红肿明显,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作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短期(5-7d)选用有效抗生素.另给予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29例(52%),显效12例(22%),有效11例(18%),无效4例(8%),总有效率为92%.)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究患下肢静脉曲张的教师群体生活质量的影响,表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健康者的评分降低,而本研究显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5.20±0.73,与满分100分相比较,生活质量降低,与有关资料的结论相一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病情进展,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预防和及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同时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改善
对临床上外周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100例患者进行中医分型的研究,结果,100例患者中,42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其中血瘀型48例,占48%;痰浊型23例,占23%;气虚型29例,占29%。并对血瘀、痰浊、气虚这三种症型作了简单的概述。
本文阐述了对Ⅱ型糖尿病并发肢端溃疡或坏疽,均采用中药治疗。由于糖尿病坏疽发生于肢末,全身使用抗生素难在坏疽局部达到有效浓度,抗生素直接用于局部又易引起致病菌的耐药性、抗药性。又因局部供血不足,疽感染易迅速蔓延。因此在全身治疗同时,要及时进行局部清创处理,清除坏死组织,窦道及穿通性溃疡,应充分引流,有利于感染的控制。然而缺血程度严重的患者,需经一段时间的治疗,待局部血供稍改善,坏死分界线初步形成后再
从儿科诊疗的角度,对运用"外感重肺肠"理论临证的理论依据、运用情况进行整理、阐释.进一步理解、掌握儿科病证从肺、大肠论治的思路及疗法.
目的:对冬荷泻黄颗粒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60名符合儿童单纯性肥胖病诊断标准和中医胃热湿阻辨证标准的门诊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冬荷泻黄颗粒,并配合饮食、运动及行为指导;对照组仅采用饮食、运动及行为指导.疗程3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指标,疗程结束后作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性别、体重、身高、年龄、
目的:观察肾敷灵冬季敷贴加灸法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疗效.方法:将74例PNS患儿随机分成择时治疗组(33例)、非择时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0例).三组均在基础治疗下:择时治疗组选择冬季敷贴,非择时治疗组一年中任意时间敷贴,对照组不敷贴.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一年)的中医症侯、临床疗效、复发人次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多数分症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其中以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