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认识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及临床特点,利于今后工作中快速诊断 方法:东芝Aquilion Prime160层螺旋CT机,120Kv,350mA,层厚5mm,层距5mm,最薄准直层厚0.5mm,并进行多平面重建成像.结果:患者男,45岁,近一周出现腹痛、黄疸,患者自述年轻时曾出现类似症状,未经治疗自行缓解.入院查体:右上腹部触及囊性包块,可活动,T36.8℃,P75次,Bp70mm/130mm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认识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影像及临床特点,利于今后工作中快速诊断 方法:东芝Aquilion Prime160层螺旋CT机,120Kv,350mA,层厚5mm,层距5mm,最薄准直层厚0.5mm,并进行多平面重建成像.结果:患者男,45岁,近一周出现腹痛、黄疸,患者自述年轻时曾出现类似症状,未经治疗自行缓解.入院查体:右上腹部触及囊性包块,可活动,T36.8℃,P75次,Bp70mm/130mmHg,神志清,语明,四肢肌力、神经及其它正常.多层螺旋CT腹部检查:肝门下方可见一大囊状低密度影,CT值约为10.0Hu,边缘光滑,边界清楚,大小约为:6.5CMX5.8CMX10.6CM.病灶内可见一紧贴后部囊壁之柱状高密度影,CT值约75.0Hu,MPR可见病灶囊腔与上部胆管相通,CT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囊内结石形成,经手术证实.结论 胆道先天性畸形是由于在胚胎时期正常发育障碍或变异所致,胆囊、胆管先天性畸形种类很多,大多无临床意义,少数有临床意义的包括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又称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囊性扩张、胆管囊肿或特发性胆总管扩张等.多数人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胆管上皮与门静脉周围纤维结缔组织之间生长速度不匀称,导致胆管不规则扩张和伸长形成,典型的症状为腹部疼痛、黄疸和包块,常合并结石和胆管炎,少数发生恶性变.本病由Todani分为五种类型:1类:80-90%,局限于胆总管,又称胆总管囊肿,又再分为1A:全胆管囊状扩张;1B:节段性囊状扩张;1C:纺锤状扩张.2类:2%,真性胆总管憩室,即胆总管憩室样扩张.3类:1.4%-5%,为局限在胆总管十二指肠壁内段的扩张,向十二指肠内突出.4类:19%:4a为肝内外多发胆管囊状扩张,4b为多发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5类:为肝内胆管多发或单发囊状扩张,即Caroli病.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合并脊柱侧凸患者2例,经椎间盘造影证实16个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均撕裂,行PELD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60-1
目的 研究与探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其副作用研究。 方法 将20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部病人来自我院住院病人,出院后门诊继续跟踪、全程按照要求治疗,每组各有10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 3HRZE/9HR与胸穿抽液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同样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糖皮质激素的方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目的 :探讨Ilizarov法治疗Pilon骨折术后感染性骨坏死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从2004年6月至2015年12月采用Ilizarov法治疗Pilon骨折术后感染性骨坏死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36-69岁,(平均41岁);坏死部位分型:Ⅰ型胫骨下端至少3cm正常骨7例;Ⅱ型胫骨下端没有正常骨,合并化脓性关节炎3例;Ⅲ型胫骨下端骨坏死合并化脓性踝关节炎、距骨骨髓炎2例;Ⅳ型距骨坏死合
目的:探讨介入血管腔内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16例脾动脉瘤患者,其中真性脾动脉瘤10例,假性脾动脉瘤6例,介入治疗术前均经血管超声、CT及 DSA造影明确诊断.14例行弹簧圈动脉瘤或载瘤动脉栓塞术,2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瘤体内填塞.患者术后3d和1周复查血常规和血淀粉酶;术后1周、3月、6月CT增强扫描复查. 结果:14例弹簧圈栓塞患者术后CT增强扫描均未见栓塞以远脾动脉主干显影,动脉瘤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 )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多参数成像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良性病变患者60例(63个病变).乳腺MRI检查包括常规MRI、动态增强MRI(DCE-MRI)、多b值DWI扫描和DTI扫描.测量病变部位的标准扩散系数(ADCstand)、慢速扩散系数(ADCslow)、快速扩散系数(ADCfast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CT表现及评价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男性5例,女性1例;症状性5例,无症状性1例,平均年龄52.3岁)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CT及DSA造影表现特征,以及介入治疗方法和术后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结果:6例患者CT及DSA均清楚显示病灶,横轴面CT、MPR及CPR图像均可显示夹层真假双腔、内膜破裂口、假腔内血栓、真腔狭窄程度等,按照S
目的:报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经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灌注溶通术,观察疗效,探讨介入技术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8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24~66岁,单髋37例,双髋11例,病史7个月至6年不等,Ⅰ期10例.Ⅱ期26例,Ⅲ期9例,Ⅳ期3例.介入治疗前均有X线平片及CT诊断分组.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导管超选择送至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
目的:研究经患侧大隐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93例经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3组,A组经患侧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31例),B组经患侧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27例), C组经足背静脉顺性溶栓(35例).根据临床症状和溶栓后第5天造影复查结果评估疗效.对3组治疗前后消肿率、静脉通畅度采用方差分析(LSD法)进行组间比较;
目的: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18例Barrow A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采用可脱性球囊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术后18例颅内血管性杂音立即消失,16例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2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使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目的 分析卵巢囊性肿块的影像学特点,提高影像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肿块的CT影像资料。结果 107例中包括囊腺瘤39例(浆液性21例、粘液性18例)、囊性成熟性畸胎瘤2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0例,卵巢囊肿10例,卵巢脓肿2例,囊腺纤维瘤1例。浆液性癌8例,krukenberg瘤5例,透明细胞癌1例。结论 卵巢囊性肿块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很多具有相似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