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1+2碳酸盐岩的岩溶作用类型、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结果 表明,研究区先后经历了准同生成岩期岩溶和早成岩期岩溶作用,且均具有相控的特征。马五1+2沉积期主要发育一套含石膏结核泥晶云岩与颗粒云岩互层沉积,构成多旋回的颗粒滩-膏云坪向上变浅序列。膏云坪发生准同生期暴露,此时沉积物为弱固结-半固结状,遭受准同生成岩期岩溶,大面积区域性或以点状暴露的含石膏结核泥晶云岩作为低渗层以石膏的溶蚀形成膏模孔为特征,而颗粒岩作为高渗层以发育花斑状溶蚀、小型溶洞混合充填塑性角砾与离解的碳酸盐砂为特征,而在暴露体的边缘区域,局部可见淡水与海水混合带的典型溶蚀特征,还可见大气淡水选择性溶蚀形成的铸模孔和粒内溶孔。马六末期,马五1+2碳酸盐岩在经历浅埋藏后抬升、暴露,此时沉积物已固结成岩,受到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含膏模孔泥晶云岩依然作为低渗层改造有限,这也成为其孔隙得以保存的关键,而颗粒岩与先期溶洞段作为高渗层,早期以发育较大型溶洞并混合充填角砾与碳酸盐砂为特征,中晚期则以被大量地表风化产物及灰黑色、灰绿色泥质混合充填的溶沟、溶缝以及溶洞角砾叠加改造为特征,储集性能遭到破坏。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岩溶十分发育,并非岩溶盆地区,且准同生成岩期岩溶是储集层形成的关键,但由于含膏模孔泥晶云岩发育频率相对较低,加之岩溶优势改造相颗粒岩相对发育,早成岩期岩溶的改造结果导致高渗层反而更易被后期泥质以及埋藏期过饱和流体充注,从而造成泥质、方解石等的大量充填,这是研究区储层较盆地中部逊色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