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对几种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探索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与其膜孔蛋白OprD2变化的关系.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8种常用抗假单胞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对筛选出来的32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不同耐药表型的Pa,提取外膜蛋白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机 构】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
【出 处】
:
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对几种常用抗铜绿假单胞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探索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差异与其膜孔蛋白OprD2变化的关系.
方法: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8种常用抗假单胞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对筛选出来的32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不同耐药表型的Pa,提取外膜蛋白并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离,检测OprD2相对含量.
结果:耐药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54.23%),其次是环丙沙星(45.07%)、美罗培南(28.87%)、氨曲南(19.72%)、阿米卡星(17.6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4.08%)、头孢他定(11.97%),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9.86%).呈现多重耐药的菌株占38.73%(55/142),交叉耐药率高达40.84%(58/142),有一株对本实验选用的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在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中,合并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达到62.34%(48/77).亚胺培南耐药率(54.23%)高于美罗培南(28.87%)(P<0.05);142株Pa中,未发现亚胺培南敏感、美罗培南耐药或中介的菌株.32株Pa外膜蛋白电泳结果显示OprD2相对含量在耐药组为0.00%~3.5%(其中有一株为8.70%),敏感组为6.20%~10.20%.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组与敏感组之间统计分析P<0.05,耐碳青霉烯类组高于敏感组,但是在亚胺培南耐药、美罗培南敏感组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耐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常见,且常呈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亚胺培南耐药率高于美罗培南.膜孔蛋白OprD2减少或缺失是我院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美罗培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因缺乏美罗培南耐药亚胺培南敏感的临床标本),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两年来我院药品销售金额位于前15位药品及药品应用频度(DDDs),考察用药情况.方法:以销售量、限定日剂量(DDD)值、DDDs、金额排序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来销售金额位于前15位的药品都是注射剂;喹诺酮类药物的DDDs排序靠前,日均费用较低,头孢菌素类药物日均费用较高.结论:2005年与2004年比较售金额位于前15位药品中,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所占百分比减少了9.98%,使用量所占百分比
目的:对2004年8月~2005年8月间我院常规药物浓度监测的六个品种进行分析,探讨治疗药物监测(简称TDM)在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均相酶免疫法测定药物浓度,分析六种药物的药物浓度测定结果,考察六种药物的监测目的.结果:监测药物浓度例数共375例,其中监测目的用于判断是否中毒的13例次,判断是否曾用过该药物的55例次,判断疗效及调整剂量的286例次,去除毒物过程监测的21例次.地高辛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加强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病例资料以不同目的分别抽样30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对医院感染环境监测结果和住院病人的微生物检验标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院医院感染率持续在4%-6%;切口感染率为0.6%;环境监测合格率为95.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大于非手术科室.
目的:探讨三种清热解毒中药与头孢三嗪合用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能力的大小,为临床中、西抗菌药物联用治疗严重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头孢三嗪单独或与3种抗菌中药联合体外作用于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比较高、中、低三种浓度,作用4 h后细菌释放内毒素的量.结果:头孢三嗪不管是单用还是与中药合用均是低浓度组产生的内毒素量最大,高浓度组量最少;低浓度组产生内毒素的量比不加抗菌药的菌对照组更大;双黄连与头孢三嗪合用比单
目的:评价吉米沙星片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项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左氧沙星为对照药,用随机单盲对照的试验方法.吉米沙星的剂量为320mg,CAP组,每日口服1次,疗程7-14天,AECB组,每日口服1次,疗程5天;左氧沙星的剂量为200 mg,CAP组,每日口服2次,疗程7-14天,AECB组,每日口服2次,疗程7天.共入选病例281例,其中吉米沙星组141例,255例进入PP人群,
碳青酶烯类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绝大多数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对常见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被认为是控制临床重症感染,尤其是产β-内酰胺酶细菌和假单胞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抗菌药物之一.本项试验目的在于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碳青酶烯类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法和不同培养基的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头孢吡肟与进口注射用头孢吡肟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平行对照、多中心、单盲试验设计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国产头孢吡肟每次2g,每日2次,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进口头孢吡肟每次2g,每日2次,静脉点滴,疗程均为7-14天.结果:本试验中共入选154例,FAS人群154例,其中试验药国产头孢吡肟组77例,对照药进口头孢吡肟组77例;有
目的: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与盐酸左氧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随机单盲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实际入组283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41例,对照组142例.试验组给予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每次500mg,每日2次,静脉点滴,疗程7-14天;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每次200 mg,每日2次,静脉点滴,疗程7-14天.结果:260例进入PP人群,其中试验组127例,对
自2001年迄今,抗菌药物研究在过去基础上有些进展,先后有16种新抗生素与合成抗菌药问市(见表1),还有一些颇有开发前景的化合物正在研究中.为了克服日益增长的耐药性,开发出更有效的新药,近年十分关注具有新作用机制与全新结构的化合物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新上市的药物,它们和已应用的同类药物有那些同异?性能有那些改进?有那些值得关注的特征?本文将按药物类别简要评述研究现状并对新药探索做一展望.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产酶耐药基因流行状况.方法:对40株MRCNS进行了mecA基因(编码β-内酰胺酶)、erm基因(编码红霉素甲基化酶)和qac(编码消毒剂耐药基因)检测.结果:40株MRCNS检出mecA、erm、qac基因阳性株分为38株(95.0%)、30株(75.0%)、31株(40.0%).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MRCNS携带耐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