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岩和沉积物碳酸盐在现代风化过程和古环境重建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各类基岩(包括硅酸盐和碳酸盐岩)和沉积物(风成、河流沉积物和表土)的碳酸盐Sr、Mg和Ca含量进行分析来对该区碳酸盐组成进行约束,并且初步阐述该区碳酸盐和水相互作用对于沉积物和河流水化物组成的影响。该区基岩碳酸盐Sr/Ca和Mg/Ca比值呈现出相当大的分布范围,大致可划分为主要赋存在硅酸盐岩中具有高的Sr/Ca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 100101 Centre de Recherches Pétro
【出 处】
: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岩和沉积物碳酸盐在现代风化过程和古环境重建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各类基岩(包括硅酸盐和碳酸盐岩)和沉积物(风成、河流沉积物和表土)的碳酸盐Sr、Mg和Ca含量进行分析来对该区碳酸盐组成进行约束,并且初步阐述该区碳酸盐和水相互作用对于沉积物和河流水化物组成的影响。该区基岩碳酸盐Sr/Ca和Mg/Ca比值呈现出相当大的分布范围,大致可划分为主要赋存在硅酸盐岩中具有高的Sr/Ca和Mg/Ca分布的微量碳酸盐和主要为具有低的Sr/Ca比值和变化的Mg/Ca比值的沉积碳酸盐。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在logSr/Ca-logMg/Ca图中呈现出相似的线性趋势,斜率分布在0.97-1.00之间,表明了碳酸盐沉淀过程对自生碳酸盐组成的控制。简单的模型计算证明自生碳酸盐和基岩碳酸盐不同程度的物理混合过程和基岩碳酸盐不同程度的溶解过程共同控制了沉积物碳酸盐的组成变化。进一步对比基岩和沉积物碳酸盐组成和该地区河流水化学变化,表明沉积物碳酸盐风化对于该地球河流水化学呈现出主要控制作用。这种作用可以用碳酸盐部分溶解模型来解释,具体表现为低程度的碳酸盐溶解导致与之平衡的水溶液中高的Sr/Ca和Mg/Ca组成,而高程度的碳酸盐溶解导致与之平衡的水溶液中呈现低的Sr/Ca和Mg/Ca组成。除此以外,该地区干旱气候下河流极度高的Sr/Ca和Mg/Ca组成,也与自生碳酸盐的沉淀过程有关。
其他文献
本研究首次报导沿映秀-北川断裂带不同深度产出的多期假玄武玻璃,即多次大地震的直接证据。汶川地震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岩心研究显示,从575.7~759m深为映秀-北川断裂带,在575.7-578m深的碎裂岩(原岩为彭灌杂岩)中存在假玄武玻璃脉,另外在~732.4m深处的断层泥(原岩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沉积岩)样品中发现了~2mm厚的假玄武玻璃。SEM-EDS及TEM-EDX分析显示假玄武玻璃
2014年8月3日发生在中国云南省东北部的鲁甸县Ms6.5级地震,恰好位于川滇地块的外缘,其震后一周的余震显示发震断裂除走滑外,还带有少量向东的逆冲分量。为了弄清楚川滇地块外缘这套压扭性断裂产生的构造背景,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技术(D-InSAR)和多时序分析技术(Multi-Temporal InSAR),结合野外地质观察与震间期断层面的滑移模拟,对鲁甸地震震区的震前应变累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Paleomagnetism is helpful in defining long term region vertical axis rotations.However,so far paleomagnetic studies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re difficult to relate tectonic rotations to re
柴达木盆地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南北向挤压应力为动力背景的高原内陆盆地,构造上主要受控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三条大断裂;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物质主要来自于周边山地,完整的保存了新生代以来高原隆升和盆地演化的详细记录。通过对天然剖面和钻孔的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磁性地层研究,确定了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上油砂山组、下油砂山组、狮子沟组、七个泉组的地层年代分别为:53.2~43.8M
本项目以气候-构造协同控制下地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的大陆剥蚀风化与碳循环为主线,组织全国精干队伍,通过野外台站网络观测与地层采样分析,开展中国西部近现代风化过程与碳循环、新生代剥蚀记录与有机碳埋藏、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与CO2消耗通量、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剥蚀风化和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等主要内容的研究,从不同时间尺度上揭示季风和西风气候条件下我国西部大陆剥蚀风化通量变化及其碳消耗变
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盆地沉积了厚层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古高度和古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然而该地区新生代地层的沉积时代还多有争议.笔者在该盆地沱沱河(TTH-C)剖面的雅西错群红层中发现了众多的孢粉类型,主要以,和Chenopodipollis的高含量,蕨类植物含量和双气囊针叶林成分均很少为主要特征.该地层的孢粉形态演化明显与临近的柴达木盆地下干柴沟组和西宁盆地马哈拉沟组底部孢粉植物群组合极
Sediment carbon/nitrogen (C/N) ratio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ng lacustrine and coastalpaleo-environments,becaus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N ratios result from aquatic phytoplankton
Strong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 had great effect on sediments in Qaidam Basin since Late Miocene.However,we know little about the process of how the minerals response to the uplifting due to a scarci
2008年5月12日沿NE向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北段发生汶川Ms8.0地震,大约~5年后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发生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Ms7.0地震.重要的科学问题包括:在这~5年中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区在形变方面是如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否影响到2013年芦山地震的发生?在这~5年中,在龙门山断裂带两侧及周缘的地震活动、部分手段的观测出现了变化或异常,是否与受汶川地震的同震及震后运动影响的构造动力学
众所周知,在地球物理勘探中,模型体的正演在位场异常的解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其产生异常特征的认识是掌握场与场源对应关系的切入点,是进行位场反演、地质解释的基础,历来深受地球物理学家的关注。自然界中,有些磁性地质体常呈近似于圆柱体的形态产出,本文以水平圆柱体的磁场三分量理论公式为切入点,通过坐标旋转,结合磁场梯度张量与三分量之间的导数关系,推导了倾斜圆柱体的磁场梯度张量理论表达式并用Matlab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