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工作拟考察研究太阳辐射和低层大气扰动对电离层8小时扰动的相对贡献。首先分析2006-2011年COSMIC 卫星群探测的电离层F2层峰高和峰值密度8小时扰动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特征。再利用理论模式模拟在只有太阳活动条件下,电离层8小时扰动的季节特征。分析实测扰动与理论扰动特征的异同,重点研究低层大气与电离层之间可能的耦合过程。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
【出 处】
: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磁层、电离层专题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拟考察研究太阳辐射和低层大气扰动对电离层8小时扰动的相对贡献。首先分析2006-2011年COSMIC 卫星群探测的电离层F2层峰高和峰值密度8小时扰动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特征。再利用理论模式模拟在只有太阳活动条件下,电离层8小时扰动的季节特征。分析实测扰动与理论扰动特征的异同,重点研究低层大气与电离层之间可能的耦合过程。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新的航天工程任务,如空间交会对接、深空探测、高分专项等对航天测控系统的测定轨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卫星测定轨精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提高测量精度,而大气的折射误差是影响高精度测量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因此必须对观测数据进行电波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本文深入研究了对流层和电离层折射率剖面模型,对我国及周边地区的多个探空站多年的累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测控站的实测地面气象参数对当月对流
电离层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空间天气区域,大量低轨道航天器运行在电离层中,而利用短波和星地无线电链路的所有高技术系统都直接受到电离层的影响。对于电离层天气至关重要的扰动的描述与预报,还没能像地磁活动研究中所做的那样,形成对扰动的定量甚至分级描述,亦即在电离层天气指数化研究方面还极其欠缺。其难点主要在于电离层中扰动极其丰富,电离层的“背景变化”难以界定。例如甚至在所谓的平静条件下(即太阳和地磁均相
通常磁暴期间电离层有着很强的响应变化,其随经度和纬度变化而不同.本文利用2002年至2010年期间位于北半球90-130°E 经度区间的不同纬度的电离层测高仪、GPS-TEC 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了地磁暴时东亚地区电离层的响应变化特性.根据Dst 指数和观测数据有无,选取了60多个磁暴个例,它们分别位于不同太阳活动年和不同的季节.结果表明:中高纬地区,通常开始是同磁暴初相相关的短暂的正相扰动,随后直
在第23周,太阳活动低年期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磁暴.其急始时间为2006年12月14日14时14分(UT),于12月15日0时55分(UT)达到主项峰值,峰值的SYM-H指数值为-211nT.本文利用多手段观测研究了此次磁暴主项期间北极地区电离层的等离子体特征.这些观测包括GPS TEC、EISCAT雷达和COSMIC掩星(RO)的电子密度剖面数据以及宇宙噪声接收机(IRIS,芬兰Kilpisj(a
一般认为,人们对电离层背景(电离层气候)已经基本上有清楚的认识,但对于电离层扰动(电离层天气)仍然有许多问题并不清楚,这些天气现象包括:电离层暴、电离层波动、电离层小尺度不规则结构等。由于电离层一方面直接受太阳电磁辐射控制,另一方面又通过与磁层耦合受到磁暴和亚暴的强烈影响,地磁场不能完全控制电离层中电离成分的运动,电离成分同时受到背景中性成分的控制,而中性成分又直接与低层大气活动相互耦合,这一切因
在地磁场相对平静的条件下,在大约400公里高和午时区的高纬区,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CHAMP) 卫星经常观测到大气密度在局部区域内的提升。这种提升伴随着与向阳侧的极尖区相关联的小尺度的场向电流。在行星际磁场向北并且有大的By 分量的时候,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 (DMSP) F15频繁观测到
高速流以及它所携带的偶极化锋面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利用Cluster 卫星的数据分析了发生在中磁尾和近地的偶极化事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偶极化锋面上,电子在平行和反平行方向上的通量伴随偶极化过程增加。而且,这种电子通量增加是不对称的,进而能够产生一个场向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利用四颗卫星磁场测量获得的电流大小相当。这些电子能量范围为200eV -2keV,中心能量在~1keV 的电子束,温
磁场是空间环境的控制因素,电流是磁场的源头.地球空间的磁场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内禀磁场和外部磁场.内禀磁场指的是地球的偶极场,在我们处理的时间范围内一般可以当作常数处理;而外部磁场由太阳风-磁层-电离层相互作用产生的电流激发.长期以来,有关磁层系统的大尺度电流体系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定性分析阶段.从上世纪90年度末开始,随着高性能计算机和全球三维磁流体力学模拟的深入开展,人们开始从数值模拟结果出发去分
基于两年期间(2001年7月-2003年6月)DMSP 卫星在北半球观测的共计3663个亚极光区极化流(Subauroral Polarization Streams,SAPS)事件,我们研究了SAPS 的发生率随季节和世界时的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该发生率与高纬对流电场、亚暴和电离层电导率之间的关系.SAPS 发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变化相差近5倍.研究表明对流电场对SAPS 的发生起主
本文回顾了以电离层和磁层为探测目标的一部分卫星计划,包括DE,Akopona,FAST和POLAR,综述了极区上行粒子的研究历程,并且总结了上行粒子在不同的高度的加速和获能的过程。过去的研究表明,不同高度范围粒子加速和获能的机制不同。光电子加热和极光沉降粒子加热是粒子在低高度区域(4000公里以下)获得能量的主要物理过程。平行电场和波粒相互作用在中高度(1RE 左右,RE 是地球半径)开始产生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