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SiC/Cu纳米复合粉末,用扫描电镜(SEM)对球磨至不同阶段后的复合粉末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纳米SiC颗粒逐渐嵌入Cu基体中并呈均匀弥散分布。
【机 构】
: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淄博,255049
【出 处】
:
第十二届全国高校金相与显微分析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SiC/Cu纳米复合粉末,用扫描电镜(SEM)对球磨至不同阶段后的复合粉末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纳米SiC颗粒逐渐嵌入Cu基体中并呈均匀弥散分布。
其他文献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工艺制备了Nd2O3掺杂(Bi0.5Na0.5)0.94Ba0.06TiO3(BNBT6)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Nd2O3掺杂对BNBT6陶瓷微观结构与电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少量的Nd2O3掺杂没有改变陶瓷的相结构,仍为纯钙钛矿固溶体。陶瓷的晶粒大小与形貌随掺杂量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介电常数-温度曲线显示陶瓷具有两个介电反常峰Tf和Tm,在Tm的介电常数随掺杂量的增加下降,低
利用高岭石特殊的纳米级层间域环境,以插层率为96.42[%]的高岭石/二甲基亚砜(DMSO)插层复合物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采用化学还原插层法和水热插层法制备高岭石,纳米银插层复合物。通过XRD,FTIR,TEM分析测试方法,考察了合成工艺对高岭石,纳米银插层复合物结构的影响。XRD和FTIR的分析证实DMSO成功插入高岭石层间,为纳米银在高岭石层间的生成提供了一个非常必要的
研究了掺入锰渣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锰渣掺入20[%]时,混凝土中期和后期强度得到提高,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借助XRD和SEM研究观察了微观结构和产物。并探讨了锰渣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采用应变速率循环法研究了TC6合金的超塑性拉伸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化规律。在变形温度分别为850、900、950℃,应变速率范围为1×10-3~1×10-5S-1的实验条件下,讨论了工艺参数对流变应力、m值和激活能及其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C6合金具有较好的超塑性,最佳变形温度为900℃,伸长率为700[%]以上。在超塑性拉升过程中,试样中部变形区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再结晶,使原始组织中条状α相破碎,
本文研究了以天然钛铁矿为原料,CaH2及Mg粉做复合还原剂,利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制备FeTi贮氢合金粉末。通过对钛铁矿-CaH2-Mg反应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及绝热温度等相关热力学计算,讨论了该体系合成FeTi合金的最佳反应配和反应机理。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钛铁矿-CaH2-Mg为强放热体系,以氢化钙及镁粉做复合还原剂还原天然钛铁矿,自蔓延高温合成FeTi贮氢合金粉末是可行的。适量Mg粉的
通过添加硬质相粒子,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制备了FeAl-20WC复合涂层。在650℃温度下,研究了该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以及氧化性能。复合涂层氧化过程可以近似用两个抛物线阶段来描述,复合涂层经第一阶段加速氧化后,在第二阶段氧化速率明显减慢。Fe-Al金属间化合物构成了氧化后复合涂层的主要相,复合涂层表面生成了一层较厚的Fe2O3氧化层。FeAl-20WC复合涂层的铝含量不足以在其表面生成保护性的A
采用超音速火焰唢涂技术制备了Cr3C2-NiCr复合涂层。在650℃下,研究了Cr3C2-Nicr高温耐磨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以及氧化性能。复合涂层氧化过程可以近似用两个抛物线阶段来描述,复合涂层经第一阶段加速氧化后,在第二阶段氧化速率明显减慢。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Cr3C2-NiCr复合涂层氧化前包含Ni、Cr3C2、Cr2O3以及NiCr2O4等主要相。氧化过程中Cr3C2-NiCr复合涂层中
Mg2Si金属阃化合物具有高熔点,低密度,高硬度,低热膨胀系数和高的弹性模量,但室温脆性限制了其推广,热处理是改善其组织和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固熔保温来控制电磁搅拌的Al-Mg2Si合金的显微组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固溶处理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中不断析出弥散分布的Mg2Si细小颗粒,层片状Mg2Si消失,而初生相形态和分布无明显变化;合金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先急剧增大后平缓减小,伸长率始终不断降
本文结合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与超声波技术各自的优点,在含Ca、P元素的基础电解液体系中,根据人体骨所必需元素氟及安全含量值,添加NaF0.0g/L~3.4g/L,制备无氟镁基生物活性涂层材料及载氟镁基抗菌耐磨生物活性涂层材料,用于骨修复及替换领域。通过SEM、EDX、ImageJ软件及TT260涡流测厚仪分析测定涂层物理性能;采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涂层材料在人体模拟体液中的耐磨性能。结果
在板带轧制过程中,由于轧机刚度的影响,当轧辊受力时,轧机牌坊立柱会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轧件的变形小于实际压下量。当轧件很薄,轧制力很大时,轧件就不会再发生塑性变形。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这种极限轧制工况进行分析,并推导出了用来计算最小可轧厚度的模型,通过和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来进行最小可轧厚度计算。对于轧机选型,确定轧制工艺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