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类型颈内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同类型颈内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病人217例,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n=79)、稳定斑块组(n=66)和不稳定斑块组(n=72).收集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相关血液学化验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逻辑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各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异. 结果:研究发现三组之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5.32±5.47umol/L、18.44±10.21 umol/L和19.19±8.39 umol/L,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F=4.833.P=0.009),组间比较显示无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0.022)和不稳定斑块组(P=0.004),而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10.592)。逻辑回归显示年龄≥60岁( OR=4.493,95%CI:2.261-8.926)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OR=1.040,95%CI:1.001-1.080)是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而HDL-C是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OR=0.312,95%CI:0.167-0.586)。 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斑块的形成相关,与斑块的类型无关,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是预防斑块形成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永存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 PTA)是一种起源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与基底动脉中段相沟通的胚胎性原始血管,常合并椎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后循环血流大多通过PTA
会议
患者因"停经35+5周,头痛、眼花2天,抽搐1小时"于2015.10.28入院,诊断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重度产前子痫,妊娠期高血压,诊断依据:青年女性,妊娠期发病;患者症状(癫
会议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约占所有卒中的比例为0.5~1%,按部位可分为:脑内浅静脉、深静脉或静
会议
患者近几年记忆力逐渐减退,近记忆减退尤为明显,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据女儿交代,近两年患者出现猜疑,语言减少等异常行为.既往史无特殊,无急性脑血管事件史.于2014-10-15行MRI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的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Judy Hinchey提出,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症状包括头痛、精神行为异常、癫痫、皮质盲或其他视觉改变、小脑
会议
偏侧舞蹈症是锥体外系病变导致的偏侧肢体和/或面部的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动作。病因以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为主,炎症、中毒、肿瘤、药物等均可引起病灶位于对侧锥体外系
会议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PLS)是一组因血管源性水肿的病理过程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及特征性影像学改变的过程,其发病原因多见于恶性高血压或妊娠子痫、严重肾脏疾病
会议
患者以"右足无力1天"于2015年8月26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梗死”,调整加用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片、依达拉奉针、奥扎格雷针等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血管内斑块,清除
会议
目的:分析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报道1例cSAH患者,通过对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
会议
患者突发恶心,呕吐,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功能障碍5小时,诊断为脑梗塞,入院进行药物治疗,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明确大面积脑梗塞之后,上述药物停用。继续给予:脱水降颅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