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秧稻田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及测报防控技术应用

来源 :第25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抛秧稻田稻纵卷叶螟重发的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从灾害预报、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为了摸清配方施肥对稻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更好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7~2008年特在重庆市秀山县不同地点、不同前茬、不同土壤、不同品种的水稻“3414”小区肥效试验田和大区肥效试验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化肥均对白背飞虱种群数量有促进作用,以氮肥影响最大、最显著,氨、钾化肥对褐飞虱种群有促进作用,磷肥对褐飞虱有抑制作用。只有将氮、磷、钾肥结合,以最佳配方、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才能
转基因Bt作物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物,近年已在美国、印度、中国等较大面积种植,缓解了某些作物害虫造成的压力并减轻了产量损失。中国即将商品化转基因Bt水稻,对于增加水稻产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及减轻粮食与环境污染等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土地承包到户制度导致农民只能进行小规模生产,在推广新型转基因Bt水稻时,害虫抗性管理(IRM)策略难以得到有效实施,由此将造成靶标昆虫很快时Bt水稻产生抗
选用Fries培养液培养、采用浓缩浸提的方法得到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粗毒素处理后,胚内保护酶(POD、SOD、PAL、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玉米种子胚内POD、SOD、PAL、PPO等保护酶活性降低,说明毒素对寄主保护酶起抑制作用。
在对草地螟为害进行调查时,发现了罹病致死的草地螟幼虫,通过对虫尸体内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经室内致病力测定不同浓度致病率不同,最高致病率可达100%。证明球孢白僵菌是草地螟幼虫的病原菌。
飞行肌降解是一些昆虫在一定发育阶段发生的一种现象,它受环境因素影响,由特定基因控制,是肌细胞凋亡的宏观表现。本文介绍了飞行肌降解的生理机制、影响因素、生态意义及相关的研究方法,提出飞行肌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通过测定玉米感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后的植株冠层光谱特征、调查病情指数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①抽丝期与乳熟期前后的近红外区冠层光谱反射率值与病情指数呈高度负相关关系.②近红外波段745~900nm可作为预测病情指数的特征波段.③依据玉米蜡熟期的光谱数据可预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在室外条件下调查了野燕麦、节节麦、雀麦、鹅现草、野大麦和小麦等小麦吸浆虫几种主要禾本科寄主达到不同生育期所需的时间,并结合气象数据,对各寄主达到不同生育期所需天数、积温和日照时数及各寄主在灌浆期间所需的气象参数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几种寄主达到不同生育期所需的天数、积温和日照时数等都有所不同;各寄主的灌浆期不仅与积温和日照时数有关,同时与日均温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甜高粱茎秆含糖可制酒精,是重要的能源作物,但在规模化生产中易受蛀茎害虫为害,导致茎秆含糖量降低,甚至使茎秆失去利用价值。据报道关于高粱蛀茎螟虫主要有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高渠禾螟等,但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种群有所差异。为掌握华北地区甜高粱蛀茎害虫种类及为害特点,作者于2008年在济南、黄骅、石家庄两省三地时9个甜高粱品种进行了田间调查,初步明确了目前华北地区蛀茎害虫在甜高粱生产上的为害情况。
本文以15%毒死蜱颗粒剂、40%辛硫磷乳油和35%辛硫磷胶囊剂为研究对象,对玉米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进行了探讨,旨在筛选出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
本文逐一介绍了苹果无害化综合治理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果实套袋技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合理利用天敌技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