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晚白垩系沉积有机质研究与重大地球科学问题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cula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松辽盆地晚白垩纪连续沉积剖面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的综合研究,提出研究松辽盆地陆相沉积有机质所蕴含的气候环境因子及其变化,不仅对于确定区域性陆相油气源岩的形成古气候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判识白垩纪古气候变化及其区域性碳循环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从天然气碳同位素、储层固体沥青成因、氢同位素测年、以及天然气-储层沥青-烃源岩碳同位素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海槽东侧川东北地区礁滩体天然气以油型裂解气为主,具有多源供给的混源特征,海槽西侧仪陇-平昌地区礁滩天然气主体为煤型气,煤系和海槽相烃源岩在台缘带联合供烃,台内带以龙潭煤系供烃为主。
本文就在油气生成和运移聚集分析中如何确定运移损失量,列举了应用的关键性技术,同时对运移损失量进行估计。并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为例,展示如何集成地球物理三维地震数据、油气地质和地质化学数据,以新一代油气系统分析软件作为工具,实现在精细地质格架下分析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解决勘探目标允注条件评价问题。
本文尝试运用新近引进的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了轻质油、黑油、稠油和固体沥青可溶物等一系列样品,获得了极其丰富的分子标志物组成信息。列举了该方法较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所具有的优势。指出全二维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为解决我国多源多期成藏的叠合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和石油地质研究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章介绍了油气化探异常及对复合性指标的研究进展,针对油气微渗漏进行了概述,利用自行研制的烃类微渗漏模拟实验装置,对油气藏中烃类穿过直接盖层及上覆地层到达地表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模拟盖层中及土壤层上烃类浓度异常分布,以及烃类微渗漏轻重分异代表性指标C1/C3的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地质意义,并指出烃类微渗漏的轻重分异指标在油气勘探中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针对油气地质中稀有气体研究现状和问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建立了一套稀有气体制样系统及同位素质谱仪。对该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概述了利用空气标样分别对新建立的稀有气体He、Ne、Ar、Kr、Xe组分含量测定和同位素分析技术进行测试及分析结果。
文章先通过柱色谱方法制取原油或氯仿沥青中的非烃组分,然后利用Florisil固相萃取柱将酯化后的石油酸进一步纯化,在整个分离过程中,样品的吸附与脱附量是分离方法的关键因素,并且将石油酸酯化后可以大大降低石油酸的沸点和极性,有利于石油酸(甲酯)同其它极性化合物的分离,采用GC/MS进行分析鉴定,实现快速、方便地对石油酸的定性定量分析。
运用催化加氢热解法处理川东北地区的高演化固体沥青能得到足量并且生物标志物代表性好的可溶有机质供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将释放的键合生物标志物特征同其释放的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特征相结合,可以用于研究高演化储层固体沥青的来源,进而为高演化地区天然气的气源判识提供依据,因此催化加氢热解法在川东北地区的高演化储层沥青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对孔南地区沙河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特征和生排烃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孔南地区沙河街组浅凹陷低熟泥页岩可作为有效烃源岩进行勘探。
确定一个盆地生物气形成和分布的时空范围极为重要,它是确定勘探目的层深度,计算资源量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莺琼盆地与柴达木盆地生物气藏源岩分布状况和产甲烷古菌等微生物群的生理特性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确定生物气生成的上限温度一般可暂定为95℃。
本文选择中国天山、神农架、武夷山、贡嘎山高程剖面和南北纬向(广东-内蒙)断面,系统地调查表土叶蜡正构烷烃δDwax的高度和纬向变化。目的在于建立可用于估计古高度的δDwax-Altitude经验关系;并探讨δDwax的影响因素,为定量地重建古水文和古高度提供现代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