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现状,并探讨其增收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理论实证结合法。研究结果: 从规模来看,江苏省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存在—定的地区差异(苏南>苏中>苏北),但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从结构来看,土地流转收入增长迅速,土地征收补偿收入逐渐减少。从影响因素来看,以财产权制度和市场化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障碍是制约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最
【机 构】
: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出 处】
:
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分析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现状,并探讨其增收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理论实证结合法。研究结果: 从规模来看,江苏省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存在—定的地区差异(苏南>苏中>苏北),但区域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从结构来看,土地流转收入增长迅速,土地征收补偿收入逐渐减少。从影响因素来看,以财产权制度和市场化制度为代表的制度性障碍是制约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外来资本对农村土地的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价值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获取。研究结论:可以从财产权制度设计、市场化制度设计、注重外来资本适当引进、提高地区农地产出效益等方面创造条件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研究其集约利用现状对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等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主要集中在中观功能区评价的尺度,且研究对象多为东中部发达的地级市。为此,本文以宁夏平罗县城为例探讨西部欠发达的小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情况,并基于混合尺度综合分析平罗县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基准值修正法。研究结果:宏、中、微观三个不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转户"农民的福利评价体系,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转户"农民福利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结构方程分析法.研究结论: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水平、居住状况、政策参与状况以及农户心理状况都会对"转户"农民的福利水平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0.41、0.65、0.35、0.11、0.09.研究结论:在未来的进一步改革中,政府应在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转户"农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强度.研究方法: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在2013年1月对西部地区新疆玛纳斯县369户农户实地入户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劳动力转移特征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劳动力转移特征赋值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就会相应增加0.621个单
研究目的:基于环境经济领域的脱钩理论,对安徽省池州市近年来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变化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基于环境领域的脱钩理论,运用OECD提出的脱钩指数计算模型,参考Tapio等划分的脱钩状态类型,构建脱钩模型,计算脱钩弹性系数。研究结果:脱钩形态不稳定,呈现出"倒V"型变化,大部分年期没有表现出最理想的绝对脱钩形态;从动态演变来看,平稳过渡期脱钩形态是现实与理论相吻合的理想状态;剧
研究目的:探讨县域视角下农村不同等级交通道路对房屋建筑区形态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①乡村聚落房屋建筑区形态以高密度低矮为主;②随着距道路距离的增加,房屋建筑区面积比例逐渐减小;③不同级别道路对房屋建筑的空间最大影响范围不同,道路级别与其空间吸引力呈反向趋势;④乡村道路与两侧的房屋建筑容积率相关性较高。研究结论:道路影响农村居民的居住偏好;农村居民点整
研究目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颁布实施后,对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绩效评价体系,并依此引导各区域发展是亟待解决问题.研究方法:BP人工神经网络.从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角度,在主体功能上分别体现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开发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成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绩效评价模型,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别开发的原则对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采用不同
研究目的:本文以作为国际旅游岛和经济特区的海南省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效益四方面进行研究。横向研究2011年全省18个市县土地效益及协调度,分析制约海南省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的因素和各市县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和共性问题。研究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评价模型,主要使用协调度函数进行数据处理。并应用障碍度诊断的方法。研究结果:依据各乡镇土地利用总效益及其协调度的聚类分级,可
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人地矛盾极为突出。依据科学土地功能分类,合理的规划土地资源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国内对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对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分类方法研究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及分类方法的研究问题。
研究目的:研究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激励机制,为推进废弃土地资源复垦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规范、综合与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工矿废弃土地兼具环境问题与资源特性,其复垦利用具有城市发展和环境改善等多维动因,但权责纠纷和费效障碍使得复垦动力不足;土地废弃与复垦利用的外部性控制失效决定了土地复垦供给不足,其理论根源在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完善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激励政策,需要从产权和收益分配两方面构建激励
研宄目的:全面理解我国城市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提高商住用地供给调控的针对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博弈模型分析。研究结果:(1)在商住用地供给存在替代关系的城市间,引入邻接矩阵表示供给的关注关系,能够描述城市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该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2)在山东半岛区域内,城市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高度类似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式。(3)区域商住用地市场领导者与跟随者供给量反向变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