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创客空间起源于西方创客文化,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空间转向.1970年以来,法国学者勒斐伏尔、福柯和德塞都相继建立了后现代空间理论,创客空间作为同时期的空间产物,体现了空间生产和社会建构之间的强联系.科学中心作为当代博物馆的分支,其叙事空间体现了古今、中外两重关系,将过去与未来凝结于有限的展示空间内.科学中心内的创客空间也应把握好共时性与历时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当下先进的科技设备,在科技文化语境中,主动
【出 处】
:
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亚太科技中心协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客空间起源于西方创客文化,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空间转向.1970年以来,法国学者勒斐伏尔、福柯和德塞都相继建立了后现代空间理论,创客空间作为同时期的空间产物,体现了空间生产和社会建构之间的强联系.科学中心作为当代博物馆的分支,其叙事空间体现了古今、中外两重关系,将过去与未来凝结于有限的展示空间内.科学中心内的创客空间也应把握好共时性与历时性之间的关系,利用当下先进的科技设备,在科技文化语境中,主动开展不同于传统宏大叙事的后现代空间叙事.基于后现代空间理论,本文以成立于2015年的广东国际创客中心为例,分析其叙事空间的生产和社会化建构,肯定其在实体空间和赛博空间两重空间中的有效运营,并对其功能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论述同源于创客文化的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在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环境中结合方式的不同,从创客文化出发,提出广义的创客教育是创客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致力于在科学中心创客空间中引入创客教育内核,并融入STEAM情境.
其他文献
中国流动科技馆自启动以来,在中国科协与地方科协、中国科技馆与地方科技馆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计划的既定任务目标。中国流动科技馆四川巡展高度配合了中国流动科技馆的巡展宗旨,实施并落实了中国流动科技馆的发展纲要,已经基本实现省内市(州)县的第一次全覆盖。四川省是一个民族结构复杂、地势形态各异、各地经济结构发展不协调的西部大省。本论文旨在结合四川省的实地实况,在第一次全覆盖的基本前提下,分析
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加快科学知识及科学观念在老、少、边、穷地区的传播速度并拓展覆盖广度,促进当地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中国流动科技馆青海省巡展活动于2011年7月开展,已先后在青海省海东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等44个县市成功举办,参观公众达50万人次,青海省大部分地区属于欠发
随着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设备的发明,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创客运动在持续升级。创客空间日益兴盛,几乎各个地方都出现创客空间,包括台湾。科技中心和科学博物馆一直提倡热门“运用双手”来学习科学知识。科学中心和科学博物馆都设有互动式实践科学展览。教育项目鼓励人们发挥动手能力,自己做一些试验或者DIY物品。我们相信“做中学”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中国科协为满足我国基层科普工作的需要,解决基层科普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科学普及实践活动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研发科普大篷车的建议。从2000年科普大篷车开始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过去15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公众的欢迎和喜爱,也成为科协自身拥有的一个丰富的科普资源。然而,为更加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辐射面广、活动灵活的特点,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科普大篷车应该转变原有关于服务群体的定位,借鉴国外大篷
随着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创客运动逐渐兴起。创客空间或创客教育具有的知识共享机制、情景化传播手段、游戏型的学习方式、基于兴趣的知识探索等特征,使它在科学普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在对国内各主要科技场馆及知名创客空间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馆内创客空间及创客教育发展进行介绍梳理,并以中国科技馆内的创客工坊为例,介绍通过引入创客理念对展品运行方式的改变及对新展品研发制作的启示。创客
创客运动是一种让年轻人得以建立自信,发展创造力,以及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STEAM)产生兴趣的活动。观察还发现,通过创造活动的年轻人对于概念、创意和应用有更好的理解。教育中的创客运动与正常教育有所不同,即:(1)学生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2)没有规则限制。(3)要求辨认和解决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的批判性思维。(4)鼓励“没有正确答案”的概念和再接再厉的思维。(5)具有组织性,为需求型
创客空间是开放式的实验平台,为一般民众提供了线下学习的器材与工作场景,从科学普及的角度来说是一种服务于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机构。其科普教育价值在于满足公众日益转变的科学诉求,聚合科学共同体资源,激发他们参与科普昀兴趣,并且能够让使公众接触到前沿科技。作为大众非正式学习的公共教育空间,科技场馆将是创客教育的重要阵地、孕育和发展创客文化的理想平台。本文旨在对基于创客空间的场馆学习模式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
随着“创客”一词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这种创新精神也融入到科技馆的展品设计与展教活动中。民间的创客空间或创意工作坊的创新成果众多,科技馆可借鉴和整合这些资源,依托自身资源与技术优势,设置丰富而有创造性的展教活动或课程来激发公众的创造意识,借助大众的智慧提升展品和展教活动的设计。
“MakerSpace”是一个充满创新能量的词汇,在2005年《制造》(MAKE)杂志创刊前它还不大为人知晓,而在创客文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它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代名词。科技馆作为站在科技前沿、直接面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更应义不容辞地加入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客运动中来。本文旨在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运作,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在常设展馆改造以及短期专题展览策划中经常遇到的展品研发难题。包括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生产出了约20%的谷物以及1/3的肉类、果蔬,但消耗了6%的可再生水资源,化肥用量多达32%,因而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为此中国的现代农业要走的是科技产业化、集约化,另劈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精准农业的道路。新兴的物联网技术给具有精准操作的智慧农业增添了新的活力,采用温度、湿度、光照等不同形式的传感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专家系统,将传统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