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历史资料的模式距平积分预报订正(Anomaly Numerical-correction with Observations,ANO)方法,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0.1°分辨率的中国地面自动站与CMORPH卫星反演降水资料融合逐时降水产品,对高分辨非静力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的数值预报结果进行订正试验,检验了ANO方法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持续性强降水预
【机 构】
: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成都,61022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历史资料的模式距平积分预报订正(Anomaly Numerical-correction with Observations,ANO)方法,结合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0.1°分辨率的中国地面自动站与CMORPH卫星反演降水资料融合逐时降水产品,对高分辨非静力天气研究和预报(WRF)模式的数值预报结果进行订正试验,检验了ANO方法对灾害性天气、尤其持续性强降水预报的订正改进效果.对1983-2013年7月中旬四川地区订正前后数值预报结果与观测和再分析数据的比较表明,AN0方法不仅在环流场的预报订正试验中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对模式降水预报结果也有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模式对强降水的预报精度和评分,减小预报偏差.对2013年7月8-13日高分辨预报结果的ANO订正试验发现,订正环流场各变量均有所改进,其中,位势高度距平相关系数(ACC)平均提高了7.8%,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降低了55.7%,降水(特别是暴雨以上量级)的ETS评分和TS评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得到多年独立样本的高分辨数值预报订正结果的支持.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红外辐射亮温、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3年7月17~18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一次暖切变线暴雨过程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短波槽、700hPa暖式切变线是暴雨发生的α中尺度触发系统,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辐合线是暴雨发生的β中尺度触发系统.山西中南部共有9个对流云团活动.在700hPa暖式切变线南部,中尺度云团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辐合
该文从冰雹散射特征出发,分析冰雹旁瓣回波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成机制,讨论影响旁瓣散射观测的主要因素;利用大同CINRAD/CB天气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5日发生在大同地区的大冰雹过程的旁瓣回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旁瓣回波在业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生旁瓣回波的反射率因子区强度阈值为60dBz,旁瓣回波的反射率因子值小于25dBz,体积比回波核大,旁瓣回波以"拖影"的
应用山西实况降水资料,常规探空、地面观测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等,对山西省2012年7月下旬接连两次区域暴雨天气的大尺度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两次暴雨过程虽然环流背景不同,但低空都伴有低涡切变,850hPa低涡切变的位置不同,暴雨落区不同;强降水发生前或发生时都伴有强的上升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2)7月21日暴雨的水汽来源于从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北
利用卫星资料、自动站资料、L波段探空秒数据以及常规探测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山西中南部的大暴雨过程的云图及环境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1)此次过程发生在500hPa两槽一脊、副高稳定,200hPa反气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能高湿、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较强的上升运动是云团初生的基本环境场特征,但其动热力结构和强度的差异以及中尺度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云团后期的发展;4个区域的大暴雨是由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7月下旬-8月初陕西省持续性高温天气的高空环流特征及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是这次持续性高温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相互叠加形成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持续性的控制陕西省.由于副热带高压位于内陆,导致海洋至大陆的水汽输送断裂,副热带高压的强盛也使得高空锋区始终维持在较高纬度,冷空气无法南下.整个
2013年8月4日19-20时,陕西北部榆林市区出现一次强对流天气,整个强对流天气过程持续不到2小时,但榆阳区气象站观测到50分钟产生55mm的强降水(参见图1),瞬时最大风速达29.7m/s;降雹从19:03开始,19:20结束,持续17分钟,冰雹最大直径达17mm;大风从18:56开始,19:41结束,持续45分钟,榆林城区中心广场自动观测站观测到瞬时风速达34.2m/s的飓风;飓风使城区直径
雷击线路杆塔时,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电阻过大是造成雷电反击跳闸的主要原因.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是减少雷击跳闸的主要手段.本文首先研究了冲击接地电阻与土壤电阻率、接地体长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可以减少计算时间,并且可以用于研究冲击接地电阻的变化规律.该结论可为典型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及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电源保护系统SPD各级的Up选择,相关规范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选择的参考标准不是很符台实际情况,提供的依据也不是很清楚,根据目前雷电与电气原理,要合理地做好电源系统或信号系统的雷电防护,选择SPD的Up很重要,如果选择不当轻则保护效果不明显,重则起不到保护作用,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好Up,对规范的选择参数进行讨论.电涌保护器的Up选择,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保障,规范的规定在选择上与实际应用存在着差别,应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加密自动站资料对2011年梅汛期江苏省6月17-18日和7月11-13日两次典型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大暴雨的影响系统不同、动力热力机制不同:617过程为江淮切变线大暴雨,切变线南侧的强劲西南低空急流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低层强冷空气活动触发了强暴雨;711过程为热带低压倒槽大暴雨,中低层弱冷空气垂直叠加在倒槽东侧偏南低空急流携
海陆风环流是热力强迫的结果,当大尺度天气背景场气压梯度较弱时,由于陆地温度存在很大的日变化特征,而海洋水表温度变化相对要小很多,这样便形成了明显的海陆温度梯度,温度梯度的存在导致气压梯度,从而产生了海陆风环流:夏季夜间,陆地降温迅速,形成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夏季中午前后开始,由于海表气温明显低于陆地,形成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由于海风是一种冷湿气流,在海风的前端便形成了一支浅薄的风速辐合带,在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