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H·光度法测定几种蕨类植物的抗氧化活性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DPPH·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无水乙醇中对二十种蕨类植物和一种兰科植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多种蕨类植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除了厚叶铁角蕨、中华沙椤外,其它的抑制率都超过80%.
其他文献
将高分子电解质聚甲基丙烯酸(PMAA)用于了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研究.在实验测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建立了在PMAA体系中利用共振光散射(RLS)法测定BSA的方法.测得BS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200~2.00×10-6mol/L,相关系数为0.998.同时对常见金属离子的干扰进行了检测,并将该方法用于了合成样品的检测,结果较为满意.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的三级签定结果表明:四川、河南、山西和山东丹参药材的谱图相似度较高,二维红外相关光谱最强峰的出峰位置均在1 575 cm-1附近.浙江和云南产地的丹参药材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与其它产地的差别较大,最强峰的出峰位置及1 500~1 800 cm-1范围内的出峰个数和相对峰强度都具有个体差异,说明所含芳香族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与其它产地有所不同,为同属不同种药材.
采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监测新铂配合物制备中合成产物生成及产物纯化,快捷高效,特异性强,为此类抗癌物质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一种可靠途径.
介绍了一种基于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和离子阱多级质谱结合对有机磷酯农药中未知杂质进行鉴定的方法.采用上述方法,查找和确证了敌百虫原药中含有的三种未知杂质,并对它们的二级碎裂机理进行了初步推测.这种组合式的LC/MS(MSn)方法极大地减少了候选化合物的数量,同时增加了确信度.
将共沉淀分离富集技术与微量、高效的样品引入技术-电热蒸发结合,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为检测手段,实现了环境水样中的无机砷、锑和硒的同时形态分析.
为了实现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诊断,从选取新的检测对象入手,对参与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病变的海马组织进行了拉曼光谱表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新的光谱诊断信息,对脑内胆固醇堆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等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在相转移试剂的存在下,将油酸稳定的CdSe量子点从有机相中转移到α-环糊精的水溶液中,其结果用紫外,荧光,红外等光谱技术进行表征.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聚碳酸酯模板上沉积金,制成金纳米通道膜,并对它进行Cl-修饰,得到带负电荷的通道.然后采用电化学i-t法对牛血清白蛋白在纳米通道中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探讨了牛血清白蛋白在通道中迁移的机理,并对BSA进行了定量分析,响应信号的变化与BSA浓度在1.5×10-10~1.35×10-8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46×10-11mol/L.
以半胱氨酸(Cys)为稳定剂及表面修饰剂,合成水溶性的掺杂Ag+的ZnS:Ag纳米粒子(ZnS:Ag/Cys),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以及荧光光谱(PL)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S:Ag/Cys纳米微粒的水溶性好,掺杂少量的Ag+改变ZnS的发光特性.
生物定域包埋磷光探针是将磷光体1-溴-2-(3-丁烯基)萘共价包埋在惰性基质材料聚甲基丙烯酸中,利用磷光体的发光特性对细胞内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检测.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以及一些性质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