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流量湿化加温氧疗在术后重症患者撤离有创通气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1)调出2017年1月-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照拔管时间分为早期拔管组和非早期拔管组,并对病例的一般资料、机械通气时长、二次插管率、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及ICU住院时间进行归纳分析,了解非早期拔管对患者的影响,为选取非早期拔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供依据。(2)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颅脑损伤术后符合纳入标准的非早期拔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呼吸支持途径及效果进行分析。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选取6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并随机将60名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依据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标准撤机后予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和对照组(依据标准撤机后予常规湿化氧疗),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机械通气时长、撤机前及撤机后不同时间段(4h、8h、12h、24h、48h、72h)的氧合指标、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率、二次插管率、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及ICU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高流量湿化加温氧疗的有效性。结果 (1)回顾分析过往病例发现,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早期拔管组二次插管发生率以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早期拔管组,非早期拔管组的ICU住院时间较长,两组病例各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资料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机械通气时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撤机后4h、8h、12h、24h、48h、72h三个时间段所收集的呼吸频率、PaO2、PaCO2、SpO2存在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痰痂形成率、二次插管率、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非早期拔管患者的二次插管发生率和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较早期拔管患者高,ICU住院时间较长,撤机后选取合适的辅助通气方式、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对非早期拔管患者康复尤为关键。2.将高流量湿化加温氧疗应用在非早期拔管患者中,能使患者氧合指标在撤机后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且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并降低患者二次插管率、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痰痂形成率,改善痰液黏稠度,提高气道湿化效果,缩短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