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剪切波分裂探测地壳应力状态的变化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研究证实,各向异性研究广泛存在于地震、地幔和地核之中.虽然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间,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持续不断地产生了许多地震各向异性与剪切波分裂的重要研究成果.随着在理论、模拟、观测、实验、分析技术和数据解释等多个方面的进展,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迅速发展.各向异性研究,关系到许多的地球物理基本问题.在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的研究中,剪切波分裂参数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最近绝大多数研究地壳、地幔各向异性是利用过震波,如SKS,主要是因为在核幔边界产生的PS转换波即SKS波在接收端一侧,因此SKS波形的极化仅仅是由接收端的各向异性引起的.但通过SKS地震波形研究结果反映了整个地壳、地幔的各向异性情况,如何分析地壳、上地幔及下地幔不同层的各向异性情况是本文关心的问题.这里我们利用台阵技术首先识别PpSms、P660S及SKS震相,然后分析它们的分裂参数,根据这些参数
1999年台湾发生了M7.6级集集地震,该震是百年以来台湾发生的最大地震.集集地震恰好发生于全球GPS观测台站最为密集的地区,记录了非常丰富的GPS观测资料,捕捉到了空前的地表位移变化的时空信息.这些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地壳、地幔力学性质,尤其是黏性方面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与地球自由振荡的其他简正模相比,固态内核的平动振荡(Slicher模)以重力作为主要恢复力,具有相对较长的本征周期(几个小时)的特征.理论研究表明,大地震激发的Slichter模将导致地球内部及表面的周期性形变和重力场变化,有可能被地球表面高精度、高灵明度的观测仪器检测到,其变化幅度为nGal的量级,基本上在超导重力仪(SG)观测精度的极限范围以内.本项研究采用了GGP台网中14台SG21个长期连
川滇菱形地块是位于中国大陆西南部的一级活动地块,新生代早期,由于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及其后印度板块的契入,形成了中国大陆西南部各断块应力和运动的主要格局.本项工作使用了世界应力图(WSM)计划资料库、全球热流与地形资料、全球板块的地壳厚度及密度分布资料,并采用基于弹性理论以及虚功原理的二级有限元技术进行模拟.在求解时引入软流层静压推力概念.总结模拟过程中边界力约束的高速与通过检验情况的对应关系可以
为了研究天山与准噶尔盆地岩石圈密度结构及其动力学过程,在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的基础上,系统地收集了新疆西北部1:200000(部分地区1:1000000)布格重力异常资料、地形高程数据,并将沙雅—布尔津剖面地壳上地幔各个反射界面(尤其是莫霍面)的深度和各个层的厚度以及地震波二维速度结构(赵俊猛,1998)作为建立该剖面二维密度结构初始模型的依据,用正演拟合计算,反演获得天山造山带岩石圈二维密度分
为了更全面探测天山深部构造,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与上述剖面近平行的富蕴—库尔勒—尉犁南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探测,以便更好的对比东天山和西天山深部构造的异同.
本文拟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开展喜马拉雅中段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岩石学与年代学研究,试图增进对高喜马拉雅结晶杂岩形成、演化与折返的认识.
青藏高原受印度板块俯冲的影响,地壳缩短和高原隆升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东西向构造为主地面景观和地质特征.与此同时,印度板块的地壳和岩石圈向北推进时,不可能是完整的一块平板,由于高原本身各处厚度不同成分有差别等方面原因,使它们在北进过程中或推进速度的差异或俯冲深度的不同,或伴随的其它构造活动,如热液、地震、火山活动等有了差异,呈现了磁场的区域性差异.
青藏高原北缘西起帕米尔,向东经喀喇昆仑、阿尔金山、祁连山直到北秦岭一带,由一系列断裂带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尔金走滑断裂带.为此,在阿尔金山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区进行了宽频地震与爆破地层探测.通过对这些地震记录进行层析成像反演、接收函数处理以及各异性和近震震源机制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地球深部构造信息和加深了对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机制的认识.
作为典型的陆陆碰撞地区,青藏高原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极为复杂,其巨厚地壳的形成、高原的抬升以及大陆漂移和板块碰撞特征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地球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群速度值主要取决于壳幔各层的厚度和层速度,对应于一个周期的群速度值反映的是相当大深度范围内的速度结构,其能够反映一定深度范围不同构造单元的横向差异.在不同周期所对应的群速度图像中,青藏高原始终非常醒目,显示出其壳幔结构与周围块体不同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