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RGDV的主要传播介体是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介体叶蝉
【机 构】
:
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福州 350002
【出 处】
: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RGDV的主要传播介体是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介体叶蝉一旦带毒,可终身带毒并经卵传毒.目前RGDV在其主要介体电光叶蝉体内的侵染和扩散过程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和电镜技术观察了RGDV侵染电光叶蝉介体不同时间后,病毒在其消化道系统的定位和侵染循回过程.研究发现电光叶蝉饲毒后3天,病毒在电光叶蝉的滤室处复制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表明电光叶蝉的滤室上皮细胞是RGDV的初侵染点.饲毒后5天,子代病毒穿过基底膜扩散到滤室外层的肌肉组织,进而侵染中肠和后肠,同时病毒释放到血淋巴细胞.饲毒后15天,RGDV侵染电光叶蝉的唾液腺.由此明确RGDV在电光叶蝉介体的侵染和扩散过程为:病毒首先侵入滤室上皮细胞,经复制后穿过基底膜扩散到滤室外层的肌肉组织,沿着环肌和纵肌侵染整个中肠和后肠并释放到血淋巴细胞,最后侵染唾液腺.本研究首次直观地阐述了RGDV在电光叶蝉消化系统的侵染和扩散过程,为解析病毒和介体侵染屏障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ee black streaked-dwarf virus,SRBS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一个暂定种,是近年来危害我国水稻生产
Rice plants have evolved a series of coordinated defense responses rendering them inaccessible to most would-be herbivores,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it
喷动流化床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床体。它结合了喷动床与流化床的优点,改善了床层内颗粒的运动,特别适合于较大粒径颗粒以层式生长方式的喷雾造粒。 在一喷动区直径为60mm、分布
鉴于全球气候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由化学方法固定二氧化碳越来越受到大家密切关注。同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实用的,对环境友好的碳资源来代替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二氧化碳是一种大量的、廉价的、无毒的、功能性强的、可再生的碳资源。因此,科学工作者做了很多的努力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其中原子高效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合物生成五元环碳酸盐的研究倍受关注。五元环碳酸盐被广泛的应用于
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成员,可侵染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引起水稻黑条矮缩病、
黄原胶作为一种生物发酵制造的微生物杂多糖,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其水溶液具有良好的假塑性和稳定性,已经在食品、石油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黄原胶成为一种引人关注的,使用安全的生物材料。同时,近年来从各种途径获取的寡糖产品,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已有研究者尝试用化学或生物方法对黄原胶进行降解以获取寡糖。随着寡糖研究的升温,这项工作在不断的深入。用黄原胶降解获取的寡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