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正己烷(n-Hexane)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溶剂,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如脑、睾丸、卵巢等.2,5-己二酮是正己烷的代谢终产物,也是正己烷中毒的主要神经毒作用物[1].正己烷的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慢性毒性作用表现为其能损害人类的多个脏器和系统,目前主要研究其神经毒性,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2].目前,在正己烷职业接触方面女性工人占有绝大多数比例,国外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正己烷及其异构体、甲苯、甲基酮等对女性的生殖造成危害,降低生育率[3].国内也有有研究报道正己烷也能造成女性患者出现停经及月经失调[4],但是目前尚未有关于此方面机制的报道。因此,研究表明正己烷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有潜在的影响,探讨其对女性生殖系统激素生成的影响机制,将对有机溶剂类毒物的防治研究应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殖内分泌系统中,雌、孕激素是重要的内固醇激素,对女性的生殖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合成涉及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任一环节的异常都将影响到激素的合成。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正己烷对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索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对于正己烷职业危害的防治,尤其是对职业女工生殖危害的防治机制研究具重要意义,也必将为正己烷的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方法:本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正己烷对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合成过程中三大重要环节的影响,对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展开体内外实验研究。1.体内染毒实验:4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4组,静式吸入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O、3.01、9.03、27.1g/m3。每天4小时,每周6天,持续6周。染毒结束后,观察动情周期,待大鼠进入动情期,取血制备血清测定激索水平:取卵巢,提取颗粒细胞作体外培养,观察不同剂量组正己烷染毒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变化,并测定颗粒细胞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表达。2.体外染毒实验:28天龄的未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每只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IU。48小时后提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正交设计表L16(45)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染毒剂量2,5-己二酮(0、20、40、60mmol/L)和染料木黄酮(0、15、30、60umol/L)对卵巢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变化,并测定颗粒细胞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表达。
结果:1.大鼠静式吸入染毒实验结果:各剂量组大鼠动情周期呈明显缩短趋势(p<0.05).其中高剂量组大鼠动情期、动情间期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E2、P4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染毒可降低各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分泌E2水平以及高剂量组体外分泌P4水平(P<0.05),而刺激低剂量组P4分泌显著升高(P<0.05);体内染毒可抑制高剂量组的StAR mRNA和P450scc mRNA表达,而低剂量组的StARmRNA和P450scc mRNA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卵巢颗粒细胞体外染毒实验结果:低剂量2,5-HD组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而中、高剂量组的E2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Gen组均能抑制颗粒细胞体外分泌E2和P4(P<0.05)。2,5-HD和Gen对卵巢颗粒细胞分泌E2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而对P4分泌不存在交互作用;低剂量2,5-HD组StAR mRNA和P450scc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2,5-Hd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2,5-HD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正己烷具有明显的雌性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能够引起大鼠动情周期的异常变化、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合成功能障碍;正己烷可通过影响卵巢颗粒细胞雌、孕激素合成过程中StAR蛋白、P450scc和P450arom的表达进而干扰雌、孕激素的合成。这可能是正己烷的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