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技术、模式、工具、实现等内容的简要介绍,论述了知识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文章结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具体实践,运用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围绕新时期水利发展的新思路和治淮事业的新要求,对于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作了一些讨论和尝试,以利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交流,进一步发挥人才、知识的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推动治淮
【机 构】
: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蚌埠,233001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蚌埠,233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技术、模式、工具、实现等内容的简要介绍,论述了知识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文章结合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具体实践,运用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围绕新时期水利发展的新思路和治淮事业的新要求,对于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作了一些讨论和尝试,以利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交流,进一步发挥人才、知识的资源优势,全面提高我们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推动治淮事业的不断进步,从而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对除险加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除险加固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的一般性原则,对勘测中心的坝体检测也做了探讨.
本文对我省大中型病险水库存在的库坝渗漏及渗透变形进行了分类、分析,并阐明了影响水库正常蓄水及安全的水库渗漏及渗透变形破坏的原因.
高岩水库蓄水后,坝基产生了严重的集中渗漏问题,虽先后进行了灌浆处理,由于对产生渗漏的原因认识不足,加之库水位高、地下水流速大,故处理效果不明显.本文根据前期有关资料,分析讨论了坝基渗漏形成原因,得出坝基沿断层发育的溶洞中的充填或半充填物质被库水击穿是主要因素,层面溶隙、构造溶隙与管道状溶洞形成的坝基岩溶网络系统促使了渗漏的进一步扩大.
本文在分析总结2003年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历年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淮河流域降雨量的年内分配、天气成因和主要河流控制站出现年最大流量的频次分布、各月最大流量的变化以及洪水过程的延续时间,探讨了淮河流域洪水发生时间的分布规律,指出淮河水系的汛期为5月下旬~9月,6~8月为主汛期,4月、5月或10月、11月也有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沂沭泗水系的汛期为6~9月,7~8月为主汛期.
本文分析了蚌埠闸上水资源特点和新形势,从区域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较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制约、环境污染制约、河流生态制约和河道内水运用水协调等问题,通过河道外需水、河道内对水资源需求分析,提出了蚌埠闸以上近期、远期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本文对淮北大堤涡河左堤堤线优化设计进行了论述。文章针对淮北大堤涡河左堤蒙城闸至青羊沟段堤线存在的几大问题,进行了多次现场查勘并走访征求地方河道管理部门及当地老百姓的意见,经过详细设计方案比选,提出了合理的堤线优化设计方案。
本文根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沙河漯河站下泄不超过3000m3/s,多余洪水必须在漯河以西处理的总体规划,对漯河以西1957年、1975年、1982年三个典型年粗略地分析了不同频率情况下沙、澧、汝河洪水的峰、量关系.参照"75·8"干江河洪水自然分流实践和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2001年所作的,同时也参考了第七章"防洪效益"一章,对沙河霍堰分洪淹没区进行了全面的经济调查,获得了大量、可靠的资料,从技
本文对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情况进行了介绍。文章指出,通过近3年的实施,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探索和形成了生态修复区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模式.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若要在全流域大力推行,仍需要解决有关生态修复机理、理论和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有大量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需要开展.
本文通过对淮河流域多年降水的分布、典型洪水年的致洪暴雨及暴雨个例的分析,认为淮河流域大别山区的特殊地形对降雨的雨效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在大别山北侧的300km范围内,由于地形的抬升,使得气流过山时涡度发生变化,在山的背风坡产生辐合槽,加大了降雨的强度.另一方面,大别山呈东南~西北走向,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呈现正交,容易使气流过山产生背风槽.地形的强迫抬升,导致湿热空气在1000~2000m形成暖层,螺
本文通过对流经商丘市境内的黄河险工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以利于工程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