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特殊钢产品市场,人们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迫使钢材生产商不得不在常规生产过程中,采用更复杂更先进的轧制技术。而采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新工艺,在很多情况下,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耗用更多的时间。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帮助人们优化这一过程,这就是冶金过程计算机模拟。这一工艺体现在轧制与冷却过程中,它将对最终产品机械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作为钢铁冶金设备和生产工艺领域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达涅利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工艺软件来优化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从最初阶段确定新设备配置开始。一直到对现有轧制线设备进行后续研究,探讨设备升级改造和更新生产工艺过程的可能性。将这种冶金模拟手段,通过专门设计的特殊软件来实现。设计用于对长材产品轧制过程中,钢材显微组织的变化进行离线计算机模拟;以及用于对经过最终冷却后的材料机械性能进行计算。达涅利已经将其设计应用在多条不同的轧制线上。达涅利-LPP模拟软件设计用于对热轧长材产品。特别是棒材和线材最终材料机械进行性能离线预测,将按计算模型、理论基础和在两个不同钢厂的应用效果等三个方面分别论述。这些软件不仅使各种不同的热机械控制技术准备变得容易。而且还可加快技术准备工作进程。通过热机械控制技术,可使材料达到人们要求的机械性能,或者优化某些技术性能指标。软件采用模块结构,按其功能,可分为冶金模块和温度模块。其中温度模块用于计算轧件在其轧制和后续冷却过程中的轧制产品温度。计算模型建立在1维有限元非稳态热分析的基础上。在准备阶段,该软件可检查所采用的轧制技术对变形奥氏体再结晶和晶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最终阶段,该软件可计算奥氏体如何蜕变为二次组织,以及与采用最终冷却技术而形成的特定温度曲线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计算轧制产品的内部组织构成和材料最终机械性能,特别是它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等。同时,它还可以给出某些理论计算结果、用户接口,以及计算值与实际检测值之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