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螟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效果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植保科技奖颁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螟(Diapyloalis phania Walker)作为桑园的主要害虫,在我国主要蚕区发生频繁,为害严重。近年来由于气候、防治不当等原因桑螟频繁发生,给当地桑农带来严重损失。传统化学农药防治措施存在诸多弊端,无法满足蚕桑生产安全绿色高效的目标。根据昆虫生态化学原理,利用桑螟性信息素制剂散发的雌蛾性信息素对雄蛾进行迷向诱集,从而达到降低交配率和下代虫源基数,保持桑螟数量在安全阈值范围内。试验桑园面积为4hm2,安装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装置30套,试验调查时间为2个月,期间每隔7天调查记录一次。调查结果表明,从4月第一代越冬成虫羽化产卵至6月底这段时间内,桑园内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共诱集桑螟成虫头数为1 106头,其中单个诱捕器单次最高诱集量为72头。为防治桑螟,每年7月之前桑园喷施农药2次,安装桑螟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示范防治后,截至6月底喷施农药0次,即目前为止减少化学农药喷施2次。另外通过试验发现桑螟性信息素对桑螟的诱集效果与性信息素浓度有关,与诱捕器防治高度无关。桑螟性信息素对桑螟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可在桑园主产区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为明确白僵菌不同施用方式和处理浓度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控制实验,检测了浸种法、灌根法、茎部注射法及叶面喷湿法在白僵菌不同处理浓度下对玉米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白僵菌不同接种方式对其在玉米中定殖率的影响差异较大,灌根处理定殖率最高,为76.7%,其次为浸种处理,为73.3%,茎部注射处理及叶面喷施处理定殖率较低,分别为43.3%和36.7%.不同施用方式及接种浓度白僵菌孢子悬液对
木贼镰刀菌是多种植物的病原菌,也具有益生作用,功能复杂多样.本研究基于Illumina Hiseq 4000和PacBio平台对木贼镰孢菌D25-1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初级组装基因组大小为40.55 Mb,GC含量47.92%,205个scaffold,221个contig;高级组装组装出16条染色体,GC含量48.01%,总长40 776 005个碱基,Gap数为0.对内含子、外显子、基因长
任何耕作方式在作物采收后都会在土壤中留下植物残体,而这些植物残体是植物病原菌重要的营养来源及良好的生存和繁殖庇护所,土壤中这些带病的植物残体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为了明确植物残体大小及带菌量对菜豆根腐病的影响,我们选用菜豆根腐病优势病原菌(茄病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试验筛选了3个(大、中、小)不同大小等级的植物残体并分别接种上7个不同量(0.1 g、0.2g,0.3g、0
从坚尼草叶片上分离获得一株对柱花草炭疽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JNC2,为探讨JNC2菌株液体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菌体量和发酵滤液抑制柱花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活性为指标,研究解淀粉芽胞杆菌JNC2菌株的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菌株的最佳发酵培
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zk1是一株对橡胶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了明确其对天然橡胶的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生防菌Czk1发酵上清液对天然橡胶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喷施Czk1菌液后天然橡胶体内叶绿素以及丙二酫(MDA)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Czk1对天然橡胶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并能够显著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使用生防菌Cz
近年来,水稻二化螟在我国南方单双季混栽区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迅速上升,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加强稻田生态系统中天敌因子对二化螟的控制作用,已成为热点的研究内容。我国稻田生境中二化螟寄生蜂种类十分丰富,文献有记录的约49种。有关研究工作多集中在20世纪70-90年代,为进一步明确近年来寄生蜂的发生情况,笔者于2017-2018年对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5省20余个县市的越冬代二化螟进行取样,调查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害虫,尤其对柑橘、番石榴等作物危害极大。保幼激素是调控昆虫发育、变态与生殖最重要的激素之一,因此明确保幼激素在雌成虫生殖中的功能尤为重要。本研究聚焦保幼激素信号传导通路Met和Kr-h1这两个目的基因,同时基于橘小实蝇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库信息,运用
智利小植绥螨作为植绥螨科最重要的生物防治种类之一,有着特殊的生殖方式,其所有后代须经交配产生,雌性为二倍体,雄性因来自父本的基因组丢失成为单倍体,又被称为假产雄孤雌生殖。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在生态学或进化遗传学等领域,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较少,生殖机制仍模糊不清。目前笔者实验室完成了对智利小植绥螨基因组序列的初步组装,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果蝇和西方静走螨作为参照,根据序列保守性分析,选择了3个与生殖相关的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一种世界性广泛分布的害螨,在许多重要的经济作物上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捕食螨是目前防治叶螨最重要的天敌,其中以智利小植绥螨为代表的叶螨的专食性捕食螨,防效最好。但是专食性捕食螨只能以活体叶螨属叶螨来饲养,而目前叶螨属叶螨饲养需要种植大量的寄主植物,因此,生产过程中所需较大的空间和劳力成本。
本研究通过控制施氮肥量和白僵菌灌玉米根系处理玉米,改变玉米叶片的氮含量,从而影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成虫对玉米寄主的产卵选择,以及玉米螟初孵幼虫的取食行为。结果 表明,施用适宜的氮肥对玉米株高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过高的氮肥对株高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施用白僵菌后,未改变玉米株高的生长趋势,但适宜的氮肥浓度下白僵菌显著促进了玉米株高的生长,过低过高的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