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大产业的初步概想

来源 :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海水养殖大产业发展之路是广西北部湾海水养殖产业转变养殖方式和模式、实现渔业强区的必要发展战略.为此,本文对广西海洋养殖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发展海水养殖大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步提出了北部湾海水养殖大产业发展构架.坚持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为原则,以全方位、高起点布局和引导,实施海水养殖"四化",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做大做强广西北部湾渔业.
其他文献
通过在池塘内建设循环流水水槽3条330m2,开展循环流水养殖草鱼的试验与示范,实现池塘亩均产量2905.5kg,其中槽内草鱼实现137.9kg/m2,鱼种成活率达95%左右,池塘饵料系数达1.37,饵料转化利率较高,亩均效益达5285.2元.同时,通过配置集污槽和放养鲢鱼、鳙鱼、鲫鱼,可以实现残饵粪便的集中收集和综合利用,是一种可推广的高效生态健康养殖新技术.
2013-1014年进行了罗氏沼虾池套养泥鳅试验,苗种放养分为两种:一种为放养鳅种,规格230尾/Kg,放养量2413尾/亩-5270尾/亩;另一种为放养亲鳅,规格40尾/Kg,雌雄比例1∶1,放养量为40尾/亩-45尾/亩.平均每667m2收获罗氏沼虾265kg、泥鳅27kg,纯效益5133元.罗氏沼虾最高产量580kg/667m2,最低产量("铁壳虾")183kg/667m2,泥鳅最高产量57
近几年,鲫鱼鳃出血病给江苏省异育银鲫以及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带来的毁灭性打击,由于其病原为鲤孢疹病毒Ⅱ型(CyHV-2),传染快,死亡率高,目前又无有效防治药物,因此,宜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本试验采用的合理降低苗种放养密度、生态健康养殖是有效预防该病的措施之一.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也是发病快、传染性高的暴发性流行性病害,其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又称虹彩病毒,也是鳜鱼养殖致命的杀手.本试验采用
广西大力发展水电水能,形成了许多库区.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江河大水面及其水生生物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丰富群众的菜蓝子,笔者于2012~2013年在广西梧州市长洲水利枢纽库区开展网箱草鱼健康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采取精饲料和青饲料配合投喂,力求营养均衡,根据草鱼的口裂大小投喂适口的青饲料,定量、定时投喂。在养殖中,应把好“三关”:一是放养关,二是免疫关,三是治疗
嵩明白鱼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催产效果好;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效果差.水温16℃时,受精卵孵化时间96小时,孵化积温1536度·小时。
本文从全雄黄颡鱼繁殖的催产药物、效应时间、雌雄配比、水温等方面对全雄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繁殖技术的关键及存在问题.
沙蚕是一种海产动物,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行多毛目,沙蚕科,围沙蚕属.体呈长蠕虫形,体长27cm,体宽1cm,横断面为圆形或略扁,俗称"海蜈蚣"或"海蚂蟥".[1]沙蚕被称为"万能钓饵"可用于垂钓,也可以作为鳗养殖及其他特种水产养殖业的配合饵料添加剂,同时在东南沿海地区沙蚕还是人的滋补食品,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日本利用沙蚕提取约物治疗恶性肿瘤在临床已有所突破;我国台湾认为沙蚕对补阴虚、平喘止咳
2014年4月~2014年8月间,在江苏溧阳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作母本,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Richardson)作父本,进行了8批次大规模的杂交人工繁殖生产试验.共催产雌鱼35327尾,获卵5763.05万粒.同时杀雄鱼取精50尾,并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获受精卵3568.77万粒.采用人工脱黏及孵化桶流水孵
水产养殖用药是无公害水产养殖过程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本文重点介绍了无公害水产养殖过程中哪些药物能用,哪些药物不能用,哪些药物限量用,以及药物限量标准、常用药物的用量、常用药物的体药期、执业渔医制度、处方渔药的分类和品种,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购买和使用渔药的质量控制措施、养殖用药记录要求等内容.通过对水产养殖过程用药的规范进行汇总、归纳、分类、分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无公害水产品检查员、生产单位
广西渔业资源环境日益破坏,渔业养殖面积日益缩减,新形势下的渔业发展方式必须转型,文章阐述在新形势下发展渔业循环经济的意义、主要模式以及广西本身具备的有利条件,并提出发展渔业循环经济的途径和对策,为广西发展渔业循环经济提出几点思考,旨在为广西发展渔业循环经济提供一些依据和方式方法.发展渔业循环经济,是渔业生产、资源、环境相互结合、相互协调发展的渔业经济发展方式。渔业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