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反相乳液合成及其絮凝性能研究

来源 :2009全国油气井工程科学研究新进展与石油钻井工程技术高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为原料,白油为连续相,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DMDAAC—AM二元共聚物乳液,研究了HBL值、油水体积比及乳化剂用量对乳化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HBL值为4.5,v(油):V(水)=1.5:1,乳化剂含量为7[%]的最佳乳液体系配方。研究了单体浓度、阳离子度、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合物乳液特性黏数的影响,较佳的制备条件为:单体浓度为30[%],阳离子度为30[%],引发温度为50℃,引发剂用量为0.5[%]。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共聚物进行了油田污水絮凝性能评价,单独使用时浊度的去除率为91.34[%],CODCr去除率为89.76[%],与聚合氯化铝复配使用时浊度去除率提高到95.28[%],CODCr去除率提高到92.32[%]。
其他文献
某核电站发电机组曾发生误上电事件,该事件造成反应堆停堆、大修工期延误、发电机转子烧毁等重大经济损失。本文旨在讨论误上电发生的技术原因以及技术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为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介绍了大亚湾核电站仪控设备维修策略和以技术分析为导向的仪控维修优化分析方法,并以模拟量传感器的TCM分析为例进行说明。
介绍了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和分类。描述了大亚湾核电站(GNPS)各类放射性固体废物产生量近年来的变化,以及近年来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管理和技术上的改进措施及研究方向。最后,针对国内核电发展形式,本文分析了焚烧、超级压缩、水泥固化优化、移动式固化、玻璃固化几种减容方法的特点。
对当今世界核能发展而言,核电站乏燃料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整个核工业来说,为使核电站能持续运行,找到充足的容量以用于乏燃料储存、后处理或处置显的非常重要。乏燃料中间储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灵活、成本低廉的乏燃料近期管理方式。本报告针对国际上中间储存状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就乏燃料中间储存的方式、技术方案、经济性以及整体策略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的乏燃料中间储存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随着我国核能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即将成为一个重大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在介绍国内外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面临的挑战。
本文论述了放射性可燃废物焚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CPR1000型压水堆核电站放射性可燃废物处理的现状,并结合压水堆核电站可燃废物的特点提出了可燃废物焚烧技术在压水堆核电站废物处理工艺中应用的可行性建议。概述了可燃废物焚烧系统的组成以及现阶段有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阐述一种通过改变孔板孔径分别进行单双泵运行流量试验的方案,将一种基于beveled-edge型孔板理论计算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解决了岭澳核电站一号机组长期以来存在的硼和水补给系统补水流量低于设计值的问题。
车古平1井是部署在胜利油田车镇地区的一口重点预探井。该井为水平井,水平位移长1320m,三开水平段长873m,且水平段主要位于易塌的二叠系地层。针对井壁稳定、井眼清洁和润滑防卡三大技术难点,经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确定了在车古平1井三开水平井段采用聚醚润滑防塌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流变性较好,抑制能力、润滑能力及润滑能力较强。应用该钻井液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二叠系地层的井壁稳定问题,保证
文章阐述了中国钻井完井技术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国内钻井装备与工具、钻井提速、深井超深井、特殊工艺井、复杂结构井和固井完井等钻井完井关键技术现状,研究对比了国内外主要钻井技术水平与差距,分析了钻井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国内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钻井难题和技术需求,指出了中国钻井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应当引起关注的关键技术。
延长气田属于低压、低渗、致密气田,其封固特点为含气段长、温差变化大、层间水活跃、上部地层承压能力低。2003年开始,延长石油集团开始天然气勘探,当年完成延气1井,2005年又完成延气2井和延气4井两口井,2006年完成天然气探井9口,2007年加快勘探步伐完成天然气探井22口。通过引入技术与实践,在延长气田逐步形成了一套固井工艺技术,在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气田多个不同压力层系固井过程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