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北美奶牛疾病预防研究进展

来源 :第七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on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总结了过去25年来奶牛健康管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和挑战,并总结了主要的研究进展,包括围产期管理、传染病学、乳房健康、应用免疫学、牛场规划、犊牛健康、健康监控工具等.过去25年来,奶牛健康管理最大的进展就是从治疗转化为预防,从“个体干预”转化为“群体预防”.一个重大的研究进展是,人们认识到几乎所有的疾病都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清除致病因子也属于疾病预防的范畴.流行病学已经成为描述和量化致病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的新技术.另一个重要进展是,重新描述了疾病定义,拓宽了疾病的范畴,使其更加广泛,包括了亚临床型疾病,例如亚临床型乳房炎、亚临床型酮病、亚临床型瘤胃酸中毒和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等.这种拓宽不仅促进人们改进检测技术,以便在器官水平上检测机体的功能,而且认为任何限制牛只或牛群生产性能的因素也是疾病的一部分,这是奶牛健康管理的新突破.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和生态系统对奶牛的影响,人和牛之间的这种联系能进一步拓宽疾病预防的理念.最显著的效果是产乳热(milk fever)、成母牛临床型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乳房炎和临床型寄生虫等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免疫大肠杆菌乳房炎疫苗和牛病毒性腹泻疫苗使奶牛得到了保护.自1980年以来,随着奶牛代谢水平和牛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每个牛群的牛头数和平均每头成母牛的产奶量水平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最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却保持稳定.第三个进展是人们对围产期奶牛的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重要的疾病发病时间的规律.这些与新的研究成果(如何满足奶牛的行为需要、奶牛围产期管理措施)一起,构成了维持和提高下一个25年奶牛健康的基础.
其他文献
莫拉克台风造成台湾近50年来最严重土砂、漂流木、洪水等复合型灾害,在水土环境资源调查与监测部份,藉由集水区整体调查规划与土砂变迁监测与分析,从整体山坡地保安、复育及防灾各面向,重新检讨山坡地规划利用,以全流域集水区系统作整体治理思维,以期整合上中下游水、土、林之综合治理.政府必需订定有效策略,建立以防灾为上位思考之山坡地规划及产业发展蓝图,并鼓励民众参与防灾工作,以有效减轻灾害(降低灾害规模;维生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一项以保护和扩大京津周边地区林草植被为出发点,以综合治理为基本建设内容,以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为根本目标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为突出工程综合成效,按照技术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和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评价,以利于不同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技术措施的合理选择和探索.
京律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一个生态恢复项目,建设内容分为林业措施、农业措施、水利措施和生态移民四个方面.其中,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对于区域水环境保护与改善有积极作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成为学者的研究热点与政府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做好区域水环境的保护,对京津风沙源项目的推动起着小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对北京市京津风沙源项目中五种主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三级指标体
土壤侵蚀是导致土地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冈,己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科学的土壤侵蚀分类是深入理解土壤侵蚀规律,合理规划和布局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因而也是有效减缓和遏制土壤侵蚀的前提所在.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包括片蚀、面蚀和细沟间侵蚀,细沟、浅沟和切沟侵蚀,冲沟、干沟和河沟侵蚀,,地质侵蚀和加速侵蚀,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阐明各自的划分依据,并探讨其在水土保持实践中的意义.
冻融侵蚀是土壤侵蚀的主要类型之一,冻融交替循环改变土壤性质、影响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加剧水土流失.在回顾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冻融作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指山了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区有关冻融侵蚀研究的重点方向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在恢复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本文基于设在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站的9个地表径流场(地上植被类型为5个幼龄林、4个成熟林),开展了6年的水文监测,探索了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林龄与林型减流减沙的效应,为华南地区种植人工林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成熟林6年平均径流量相较于幼龄林减少了64.17%,成熟林径流年际间变化不大.幼龄林径流系数呈逐年降低趋势,自2010
对辽西北地区典型沙地改植榛子林后的2012年、2013年和2016年进行水土流失定位监测,以期为当地沙地扭转并改造为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项目区监测实施的5年间,在未有人为干预的生态自我修复情况下,榛子林和对照区内植被盖度和植物种类大大增加,至2016年,榛子林的植被盖度达到了100%.榛子林样方内植物种类由5种增至24种,对照内植物种类由4种增至为15种;(2)沙地改植
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分析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征及乡村聚落功能变化的基础上,以乡村聚落水土流失为核心,初步建立了喀斯特山区乡村聚落水土流失监测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人居生活、经济发展、生态保育及旅游休憩等5个要素23个指标,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2类.可为科学、有序地开展喀斯特山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耕作措施作为一种农业措施,水土保持作用明显.本文基于浦江县朝阳水库的4个坡耕地径流小区连续4年的观测数据,对比研究了10°和20°坡度下横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在不同降雨等级下的产流产沙规律.结果表明:大雨和暴雨是该区发生频次较高的降雨类型,且集中于7-8月.径流系数随降雨级别呈逐步增加的变化趋势,相较耕作措施,坡度对径流系数作用不明显;而含沙率随降雨级别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大暴雨时含沙率达最大
基于南方地区9个省份41个气象站点1956~2015年共60a逐日降雨量资料,从降雨量和降雨口数两方面分析各等级降雨特征,并探讨南方地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方地区总体呈现总降雨量上升而总降雨日数下降的趋势,小雨量和小雨日数均呈下降的趋势,暴雨量和暴雨口数均呈相对明显的上升趋势.南方地区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夏季,在春季和冬季总体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而夏季和秋季总体呈南高北低;降雨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