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八十年代,钱学森先生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深处设计建设航天基地时,面对茫茫沙漠,头脑中萦绕着如何让沙漠为人类造福的思绪。他发现西北部的荒漠戈壁沙漠——祖国的半壁河山是我们未来重要的生存空间,他提出"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并预言在沙漠戈壁发展这一产业将掀起中国的"第六次产业革命"。他的技术路线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鄂尔多斯和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等地区多年来在荒漠化土地种植灌木、半灌木和牧草,这些草木植物都是本地品种,适宜干旱缺水、寒冷多风的自然环境,成活率很高,这些灌木平茬后嫩枝条用来加工牛羊过冬饲料,平茬剩余物用于生物质发电,发电余热和清洁二氧化碳用于螺旋藻生产。经过多年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讨,我们认为这些年内蒙古大力发展林沙草产业,"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乔则乔",因地制宜,在项目区实现了沙地绿化、生态恢复,碳汇增值,牧业增收,牧民就业,取得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地的实践证明,钱老的预言是准确的,绿色发展、碳汇经济就是要充分利用植物接受太阳能和水等自然的价值和自然的力量。如此说来,"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人类尊重自然、依赖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推动的绿色革命、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