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仗在古建筑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桐油是地仗所用的主要材料之一。为了解桐油在熬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及添加物的作用,本文利用能谱、XRD、FTIR、黏度等分析手段分别对桐油和添加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桐油在熬制过程中发生了聚合反应,添加物樟丹是该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出 处】
:
全国第十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仗在古建筑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桐油是地仗所用的主要材料之一。为了解桐油在熬制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及添加物的作用,本文利用能谱、XRD、FTIR、黏度等分析手段分别对桐油和添加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桐油在熬制过程中发生了聚合反应,添加物樟丹是该聚合反应的催化剂.
其他文献
新疆焉耆盆地宝浪油田油层存在大段煤层,开采中出现了窜槽及套损严重情况。针对该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套损原因及煤层段固井技术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套损的综合措施,并对二界面固井质量差、易窜槽等问题,提出了固井二界面整体固化技术,较好地解决r宝浪油田固井存在的问题,为宝浪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针对川渝地区低压易漏、长封固段、高含硫化氢类酸性气井固井用低密度水泥浆特点,以粉煤灰为主要减轻剂,采用颗粒级配原理及混凝土设计技术,通过加入微硅、超细水泥等材料改善粉煤厌作为减轻剂在水泥石抗压强度、渗透性、收缩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发了一套防窜抗腐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室内试验表明:该体系沉降稳定好,密度在1.35-1.60g/cm3之间可调,可适用温度范围50-110℃。该体系具有较强的防气窜
从油井水泥外加剂和外掺料的功能定位角度出发,在对常用油井水泥外加剂进行功能细化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外加剂(或外掺料)和常规外加剂的设计及使用应遵循的原则,即“科学、严谨、长效、实用”。以晶体防窜水泥浆体系和胶乳防窜水泥浆体系为例,结合国内外油田对油气井固井后井下水泥环长期(3~630d)胶结质量变化的跟踪评价结果和油井水泥功能外加剂及常规外加剂的长效性分析对比,阐述了使用功能外加剂(或外掺料)
国内外石油固井界对油、气、水窜原理及防止油、气、水窜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了许多增加气体在水泥浆基体内的流动阻力,减少气侵的“气阻剂”;增加水泥浆凝结过程中的有效孔隙压力,减小水泥浆“失重”的“发气剂”;减少水泥浆在凝结过程中的体积收缩,防止微环卒间隙的“膨胀剂”。这些防气窜添加剂及其相应的水泥浆体系的防气窜作用单一,且由于没有API防窜能力评价标准,防气窜能力无法比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气
自2007年以来,大港油田埕海一区已经完成12口大位移水平井钻探,采用漂浮接箍解决了套管下入问题,形成了φ339.7mm表层套管批量固井技术、φ244.4mm技术套管漂浮下入技术、套管漂浮顶替技术和双凝固井技术等综合配套大位移水平井固井技术。针对大位移井施工压力高、固井施工过程易发生漏失、窜槽、套管下入困难、顶替效率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选用密度为1.45g/cm3的微膨胀、增韧低密度乳胶水泥
深井超深井尾管同井作业风险高,若钻井液与水泥浆不兼容,极易造成井下复杂情况,引发固井事故。分水1井是200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部署在陆上最深的一口大斜度风险探井,具有井底温度高、井斜角大、环空间隙小、气层多且酸性气体活跃等特点,成功注水泥施工作业难度极大。为了有效解决钻井液和水泥浆严重化学不兼容导致接触污染引发井下复杂,该井φ177.8mm,φ127mm尾管固井作业时均采用了新型高效抗污染隔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古墓群位于吉林省高湿多雨地区的三面环山、南有鸭绿江、中有通沟河的特殊露天环境中,植物根系、苔藓、藻类、地衣、菌类微生物对石质文物危害十分严重.为了有效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石质文物的生物风化机理,我们首次对高句丽石质文物上生长的苔藓、地衣、菌类等进行了培养、分离鉴定.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除霉腐、地衣、苔藓,杀菌防霉,加固表面保护处理,效果很好.
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出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石质文物.然而,它们中大多数经受了数千年的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风化病害严重,现状令人堪忧.本文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及石质文物病害的特征,结合石质文物的保存环境及其岩石本体材质,合理地对文物病害进行正确的分类和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对河北磁县湾漳北齐墓壁画进行修复的基本经过、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采用的修复材料,强调壁画的修复过程中必须尊重历史和符合美学要求,同时还要遵循最小干预、可辨识性、可逆性、兼容性等文物修复原则,加深对文物修复理论的理解.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测量了内蒙古兴隆洼聚落遗址出土的58份陶器样品中34种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兴隆洼聚落遗址内大部分房址内出土的陶片原料来源有可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