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机构大龄儿童安置工作及岗位设置探讨

来源 :中国收养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0432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福利机构大龄儿童安置工作亟需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在工作方式及内容上进行探索与革新。本文通过分析大龄儿童安置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提出应在儿童福利机构内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通过结合福利机构及大龄儿童的实际情况。希望社工岗位能充分发挥其长期化、细致化、专业化的工作职能,继而探索出一条能够有效解决福利机构大龄儿童安置问题的途径。
其他文献
单纯股骨颈骨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比较常见,大多数伤者经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多能治愈出院,但实践中亦有少数伤者在医院救治后突发肺动脉栓塞猝死的个例.肺动脉栓塞常常发病急骤,无明显征兆,临床抢救中往往很难发现,伤者多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回家途中死亡,常引起医患纠纷或因死亡原因不明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难以处理.现将笔者在日常法医检案实践中遇到的案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潮州市儿童福利院是2006年5月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科级单位。内设置人秘股、后勘护理股、医疗康复股,定编20人,聘用临工8名。我院现有服务对象53人,其中智障儿童23人,占43%;婴儿12人,占23%;幼儿7人,占13%;学龄儿童10人,占18%;需护理人数42名,占79%。
儿童福利院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失去家庭的孤弃残儿童并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完成了“三个转变”和“三个接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儿童福利院开展的岗位设置与管理是顺应事业单位从“以身份用人”到“以岗位用人”的改革精神,可以充分发挥职工个人才能,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儿童福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规范管理儿童福利机构专业技术岗位人才队伍建设,成阳市儿童福利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做法,本文所探讨的重点是儿童福利机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执行以及日常的管理。
本文以儿童福利机构收养社会弃婴和孤残儿童的基本社会职能为依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儿童福利院工作实际,对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功能扩展、内外机构构筑、管理岗位设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儿童福利院完善社会职能、精简组织机构、规范科学管理的方法,为儿童福利院岗位设置及相关改革提出新的思路。
如何提高儿童福利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管理,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观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儿童福利机构服务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后勤一体化、保障快速化、培养机制化体系。人事工作是最主要的保障部门。做好人事工作势在必行。如果把单位比喻成一个人的身体,那么我觉得人事岗位设置就是他的心脏,为人体输送新鲜血液,维持人生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山西省太原市社会福利院创建于1953年,是太原市唯一一所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建立实施聘用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影响着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的转换。2008年10月,民政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是开展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规范民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性文件。儿童福利机构是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担负着社会弃婴和孤残儿童的养育、医疗、康
长春市儿童福利院作为一个较年轻的儿童福利机构,在建院的短短时间内,在岗位设置上却坚持创新思路,进行相关改革。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宗旨,长春市儿童福利院试图打破传统儿童福利院封闭办院模式,立足本土,积极挖掘长春的社区建设资源和高校资源;在管理与服务上,在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开创了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外部资源“三位一体”的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在此框架下,采取诸如“保育员三级管理制度”、
家庭寄养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儿童照料模式,也是从狭义的儿童福利向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转变的体现之一。在近十年的不断探索中,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实践证明,家庭寄养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需要实现制度化、体系化、职业化、专业化。然而,在向“四化”转变的同时,对家庭寄养制度的完善及岗位设置及其职能设定这一基础性问题就被提上日程。
儿童福利院的岗位设置,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完善儿童福利院功能,符合民政部《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结合本院实际,根据孤残儿童发展的需求,提供集养护、救治、教育、康复、特教于一体的社会服务职能,以利于孤残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努力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