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搜寻效率在飞行员、列车司机等特殊职业从业群体的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视觉搜寻效率受干扰物颜色的影响,当干扰物与目标物颜色相近时,视觉搜寻效率将降低。负后像是指对在适应色彩刺激后去除刺激,会感知到刺激的互补色的视觉效应。当负后像出现在信息搜寻界面时是否会成为视觉搜寻的干扰物,本研究便是以此为目的探究视觉后像对于视觉搜寻效率的影响。选用红色"十"字四角星和绿色"X"字四角星重叠的八角星为刺激材料以及26个英文字母为视觉搜寻材料,首先呈现1200ms的颜色刺激材料,随后呈现带有视觉搜寻信息的四角星轮廓引发后像,被试搜寻到目标字母进行按键反应,在1200ms的视觉掩蔽后选择正确答案,间隔3000ms进行下一条。研究采用2(有后像/无后像)*3(后像颜色与搜寻信息的颜色关系:相近色/相远色/中性颜色)的双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与正确率,被试为34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21.05882,标准差=2.423886,无色盲色弱现象,视力均正常或者矫正后正常)。采用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反应时来说:1)后像的主效应显著(F=40.767,P=0.000001),在有后像的情况下,被试视觉搜索反应时显著大于没有后像的情况;2)颜色的主效应不显著,后像颜色与搜寻信息的颜色的关系对于视觉搜寻效率没有显著的干扰;3)后像的颜色填充部分与后像原本生成部分对视觉搜寻具有同样的干扰效应,搜寻目标的存在不会抑制后像蔓延;对于正确率来说两个自变量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均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后像本身会降低视觉搜寻效率,但其中究竟是后像的颜色或是其他因素对视觉搜寻的产生的干扰则有待探究。因而,在对视觉搜寻效率要求较高的工作中,视觉信息显示器界面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对后像的引发以提高视觉搜寻效率,从而提高任务成功率。此外,本研究也为后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客观评估方式,除了被试的主观报告,实验者还可以通过视觉搜寻反应时来判断后像是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