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介绍了维吾尔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维吾尔药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与建议。
【机 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乌鲁木齐市 830002 新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处 乌鲁木齐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维吾尔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维吾尔药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及政策措施与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对湖南省一些地区所用的刘寄奴进行了调查、鉴别,发现各地区所用品种不同,有的与原药材功效相差很远,必须认真区别。结论:纠正了刘寄奴错用、混用,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目的:拟建立稳定的落地梅与狭叶落地梅主要化学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以及药材鉴定技术,为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TLC、HPLC法,采用Waters515 HPLC泵,Waters 2487紫外检测器,Empower色谱工作站:SymmetrySheildTM RP18色谱柱(4.6×250mm,5μm);甲醇-0.4%磷酸(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5nm;流速为1.0
目的:了解山西习用中药材地椒的来源及用药情况。方法:从10家药店购得2份实验材料,以本院历届学生采集的6份标本作标准,分别做性状、显微鉴别和对比。结果:山西习用品种来源主要为百里香。
目的:探讨制川乌、制草乌与其伪品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薄层色谱法。结果:对27批样品进行试验,表明TLC法能较好地区别制川乌、制草乌的真伪。结论:拟定的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
目的:探索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垂盆草药材的红外光谱特征。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各样品(全草粉末骶片)的红外光谱,对谱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湖北省4个产地15份样品的红外光谱中有部分吸收峰的峰位(波数cm-1)、峰强度(吸光度A)或峰强比均与样品的采收期呈明显相关性。就峰位而言,所有春季样品在1625±7cm-1处的峰位均小于1623cm-1,秋季样品(8~10月)一般大于1625cm-1;所
2005年版国家药典一部28页收载了新的品种"川射干";第200页继载了射干。川射干基源为鸢尾科鸢尾,射干为鸢尾科射干。表明虽为同科,性味较接近,但不同种。但由于以上二药名称太过一致,只是前者有川字而后者无,易给临床使用者造成误解,即川射干就是射干,射干就是川射干,只是生长在四川,加了产地名。本文就中射干与川射干的区别进行了讨论。
目的:对不同产地玫瑰花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为建立攻瑰花的品种分类系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日立S-570型扫描电镜下观察和拍照,3500倍观察花粉粒整体形态,10000倍观察花粉粒表面雕纹,并分别进行显微拍摄。结果:玫瑰花花粉粒类球形或长球形,赤道面观椭圆形,极面观三裂圆形,样品间有差异;萌发孔为沟状,有3条孔沟,样品间差异不明显;花粉粒表面纹理多数为不规则的条状纹理,个别为小规则脑纹。
目的:研究哈蟆油的组织学特征,并对不同地域产哈蟆油及常见伪品的组织特征进行比较,以得出不同地域产哈蟆油的自身组织构造区别及与伪品的组织构造区别。方法:利用显微技术及显微化学方法,对不同产地哈蟆油药材及其常见伪品进行显微观查。结果:基本确定不同产地哈蟆油的组织学特征,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哈蟆油组织学特征的差异及与常见伪品组织学特征的差异。结论:不同产地哈蟆油及其伪品横切面及弦切面的组织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差
本文对6批商品防己药材、5批饮片,4批混淆品广防己药材.5批饮片,4批木防己类药材,13批伪防己饮片,共计37批商品进行了性状、显微、TLC、HPLC鉴定和含量测定比较。结果:用TLC和HPLC分析法,以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为定性、定量物质对供试的12批粉防己检出了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未检出马兜铃酸;9批广防己和4批木防己类均未检出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2批宝兴马兜铃未检出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检出马兜
目的:吊石苣苔和广西芒毛苣苔都是民间广泛药用的植物,但对二者形态组织方面的研究很少,本论文通过对其形态组织的研究,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两种植物茎和叶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和结论:确定了二者的鉴别要点,此要点可以作为鉴别该药材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