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相应酶活性及淀粉积累三者的关系

来源 :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形成的机制,以强筋小麦秦麦Ⅱ为材料,对小麦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相应酶活性及淀粉积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AG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SBE)表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AGPase和SSS基因在花后12天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GBSSI和SBE基因在花后15天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花后25天或30天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急剧下降.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量随着灌浆的进行呈不断上升趋势.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在花后25天或30天.相关分析表明,AGPase、SSS、SBE基因在花后15天相对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B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GBSS活性间未检测到相关.暗示AGPase、SSS、SBE基因在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属于转录水平调控,而GBSSI基因属于转录后调控.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与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几种酶对淀粉合成共同起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对甜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现状及在目前生产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旨在为甜玉米种子的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分析了河北地区在设施栽培过程中灾害性低温寡照天气造成的危害,以及不同光温条件造成的危害程度;通过分析温室内外温度的关系得出相关方程,可对灾害性低温寡照天气对温室蔬菜栽培影响作出预警。
白粉病是攀枝花市苦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对苦瓜生产每年都要造成一定的损失,为此,本文进行了防治苦瓜白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对苦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生产提供参考,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促进农民增收。
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信息数字化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提高资源利用率,必须实行精准化管理和控制才能实现.多数农业现场远离社区,分散偏远,信息获取和远程监控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何将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融合实现远程监控与诊断,正日益成为决定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对目前常用的各种现代通信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各种通信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优势、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本文通过3种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配套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具有消化秸秆,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地温,抑制杂草生长,保护和改良土壤,增加小麦产量,提高效益,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优点,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本文根据潘集区近几年稻茬麦优质高产攻关栽培经验和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潘集区大面积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涡阳县是淮北地区的小麦主产区之一,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小麦生产是本县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和国家省、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推动下,小麦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的生产水平,近几年来,本县先后实施了小麦粮食丰产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并以此为依托认真开展了小麦高产、超高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小麦高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阐述涡阳县小麦高产、
为了摸清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号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采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对其产量、生育期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扬麦16号在本麦区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28日播种、基本苗为(240-300)万/公顷,同时,在适期内迟播和基本苗240以内时其抗逆性较强.但随着全球气候正逐渐变暖,本地小麦生育期间的暖冬天气、“倒春寒”等出现机率增加,因此,从获得小麦稳产、高产和高效
本文总结了定远县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并为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提出了体会和建议.
光明食品集团(长江农场)地处长江入海口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上,地域面积120平方公里,由原东风、长江、前进、前哨四个农场重新归并整合而成的新的长江农场,常年可种植面积4000公顷,种植制度以小麦(大麦)/水稻、绿肥/水稻一年两熟。常年种植小麦2100公顷。土壤基础地力有机质含量平均1.1%,速效氮90ppm,速磷20ppm,有效钾90ppm。有机质、速磷、有效钾都属于中等偏下,长江农场土壤肥力多数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