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氏南美南极鱼矢耳石形态特征分析

来源 :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是西南大西洋水域,尤其是阿根廷外海巴塔哥尼亚水域的主要鱼种,也是鱿鱼渔业的主要兼捕对象。为了研究拉氏南美南极鱼矢耳石外部形态特征,利用2014年12月-2015年4月间采集的166尾拉氏南美南极鱼(体长范围95~288mm)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矢耳石外部形态呈狭长状,内侧凸面、外侧凹面。耳石的长度、宽度与耳石质量均为幂函数关系。鱼体体长与耳石长、背长、基叶长、翼叶长、周长和面积呈幂函数关系,宽度和背宽与体长呈线性函数关系;耳石的各形态参数值与湿重均呈幂函数关系。并且左、右耳石的背宽和翼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参数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为得到吸附能力强、水质处理效果良好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本实验研究了沸石(ZE)、火山石(VE)、陶环(CR)、核桃壳(wS)、牡蛎壳(OS)五种不同载体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NY5株的负载性能以及水质指标的处理效果.结果 表明,沸石和牡蛎壳对NY5的负载性能较好,负载量分别可达1.25× 109 CFUJ/g和8.97× 108CFU/g.以养殖废水作为空白对照,不同载
近年来持续的过渡捕捞导致了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渔业资源匮乏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海域无鱼的情况,但是在地球的远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海水产品资源,其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远远大于我国近海地区的渔业资源总量,为了满足日益增涨的水产品消费市场需求远海捕捞已经成为了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渔业大国,捕捞行业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且发展的非常成熟,但是我国捕捞行业中捕捞设备绝大多数是近海捕捞设备根本
针对现阶段海洋浮标双向通信能力差、难以远程维护的缺陷,设计了基于海事卫星通讯终端IDP-690的海洋浮标.IDP-690通讯终端采用第四代海事卫星系统的IsatData Pro数据服务,具有通讯速率快、性价比高的优点.该终端还可以嵌入用户编写的程序脚本,可进一步提高海洋浮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通过用户/服务商与海洋浮标之间的双向通信和准实时监控,便于对海洋浮标进行维护和远程管理.测试结果表明,IDP
海洋捕捞产品的逐年减少,以及对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需求,养殖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海洋水产品的主要方式。相比近海养殖,深远海养殖凭借多样的优势已经成为各国养殖发展重点,而安全可靠的养殖设施装备成为了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关键。通过大型渔业综合服务平台这种深远海养殖的载体,实现海上定居与生产,对我国海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海域疆土的长期守护,具有战略意义。根据服务平台的运行要求,结合电力推进系统的特点,创新性地
该深海网箱养殖平台采用多学科优化的设计理念,收集深远海水域极限风速、浪高、潮流速、水深以及海底地质类型等重要环境参数资料。针对该平台系泊设计项目,根据初定的系泊方案,通过水池模型试验获得在一定海洋环境条件下系泊系统所承受的载荷数据和船舶运动量,并以此来验证并判断所设计系泊系统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同时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
会议
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ARG)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其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受到广泛关注.土塘养殖是珠三角河口区凡纳滨对虾的主要养殖模式.本研究应用qPCR技术,对该养殖模式的池塘水体和水源水中常见的5种ARG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 显示,养殖池塘水中单种ARG的含量为3.98× 101 copies/mL~8.06× 105 copies/mL,水源
为探明工程建设后东海大桥风电场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本研究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等级聚类和多元统计等方法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春、秋季共发现18种鱼类,隶属6目9科15属,鲈形目鱼类所占比率最高为50%,其中又以虾虎鱼科鱼类占优(44.4%).春季优势种为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矛尾虾虎鱼(
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09-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6.38°S~14.92°N,42.03°~18.53°W)调查时采集的1085尾拟锥齿鲨数据及Tweedie类分布理论和特点,建立了GAM-Tweedie模型,对其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的时空效应和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时空因子(年,月,经度,纬度)和环境因子对拟锥齿鲨名义CPUE的总偏差解释为40.
任何一种渔业均具有各自的捕捞作业行为特征,若要全面的了解一种渔业,了解其渔业行为特征是极为关键的部分.本文基于随机游走模型(random walk model),在三种统计单位下,分析中国南极磷虾渔业在进行捕捞作业时相邻网次间的距离与距离频次分布的关系,其结果显示相隔距离-距离频次的分布呈现一个重尾分布的形式,进而根据符合随机游走的幂指数函数f(l)~1-μ计算参数μ值来确定中国南极磷虾渔业隶属于
鲣鱼(Katsuwonus pelamis)是太平洋热带海域重要的金枪鱼种类,也是目前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的主要捕捞对象.本文根据1995-2012年中西太平洋海域(5°N-10°S;125°E-135°W)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表温度和海表高度的卫星数据,利用频次分布法分析了中西太平洋围网鲣鱼分布的SST和SSH适宜范围;采用外包络法,按季度分别建立了适应性指数(SI),采用算术平均法(A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