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后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以水土保持、景观美学、环境和社会经济等4项为约束层指标,结合灰色统计法和专家决策信息建立了具有17项标准层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建设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水土保持功能指标最为重要,权重为0.4164.其他约束层景观美学指标、环境功能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的权重依次为0.2604、0.1648和0.1584.评价总得分为89.77分,总体上处于优良水平,与水利部给予的评价结论相符.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解读,向读者展示一个地处寒区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特色.通过对创新成果及实施经验的介绍,告诉读者是如何做到将裸露的高度岩坡复后,植被覆盖度高达>98%以上,并达到了与原地貌自然植被一样的免管状态;同时,还向读者讲述了以每平米24元的少量绿化投资,是如何做到项目区不露土的成功秘籍.
河道治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如不及时进行有效防护和治理,则会对当地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焦头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依据主体工程总体布置、施工布置以及各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对工程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各防治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对中小河流治理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河道治理工程
以某水土保持项目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为例,对节水灌溉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水资源在我国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在水土保持工程中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水资源矛盾意义重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防治水土流失起到显著效果,被广泛地应用在水土保持项目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越来越频繁,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各类高陡边坡,传统的工程护坡技术完全破坏了植物的生长环境,植被很久不能恢复,不利于生态平衡,同时,裸露或喷混的边坡也与周围的山体景观极不协调.而高陡边坡由于其本身特点,边坡附着土壤较为困难,其保水保土性能几乎丧失,植被自然恢复较为困难.高寒高海拔地区,由于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的特殊性,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技术是难度较高的一项边坡植被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型能源,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建设过程中基础开挖、土方回填、产生大量弃渣等情况,不可避免的扰动地表、造成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设计报告及规范等资料,对风电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防治分区和各防治分区措施设计进行论述,以期为同类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该地区城际铁路的建设也在高效稳步推进.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域际铁路和其他区域高速铁路在工程规模、土石方数量、弃土(渣)场设置及用地面积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该类项目区别于其他高铁项目的工程特征,得出了该类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并从土石方调配角度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上进行了分析,建议采取降尘措施、雨水收集措施以及临时用地恢复措施。
本文在分析无人机遥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相关要求,从航测基础数据获取、航测基本信息提取及基本信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构建了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与方法.并以山东沂蒙抽水蓄能电站3号弃渣场为例,对3号弃渣场扰动土地面积、弃渣量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基本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旨在推进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张家口市是京津冀生态腹地和水源涵养区,但由于立地条件差,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经济发展落后,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根据近几年张家口市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经验,提出了张家口市山区村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和关键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垃圾处理技术、厕所改建技术、牲畜粪便处理技术、河(沟)道治理技术以及水土流失治理技术。
针对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多雨地区水土流失特点,基于生态理念,创新提出了一种新型沉沙型排水沟,并采用实体物理模型,开展了排水沟断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条形沉沙构件具有一定的截沙作用,其截沙率大小与沉沙构件的长度、深度和深度有关系,对于宽度30cm的排水沟,沉沙构件的最优长度为60cm,最优下挖深度是70cm,最优宽度是80cm,此时截沙率达到65%.这种新型的沉沙型排水沟,将传统排水工程中集中式的沉
针对目前浙江省山核桃林地采取的不同水土流失控制措施配置模式现状,提取出茶树植物篱与杨桐植物篱+之字形排水沟两种不同模式的控制土壤流失的配置模式;监测结果表明,在次降雨量大于12.5mm的条件下均产生地表径流,径流量集中于6-8月,在该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不同控制措施试验小区径流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3号(空白对照)、1号(茶树缓冲带)和2号(杨桐缓冲带+之字形排水沟).采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