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次全切除90度转位盲直端侧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探讨

来源 :甘肃省医学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90度旋转盲肠直肠端侧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临床疗效. 方法:STC患者31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29例,年龄29-74岁.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减少,每4-14天排便一次,平均6天排便一次;18例表现为无便意,9例便意迟钝,6例伴有排便不净感和大便排出困难.应用结肠次全切除、盲肠90度转位与直肠行端侧吻合术治疗.游离全部结肠及末端回肠,结肠边缘血管弓内侧切断结肠系膜并结扎相应结肠血管,于直肠中上1/3处离断直肠,回盲瓣远侧3-5cm处离断升结肠.将盲肠逆时针旋转90度,回盲瓣对侧盲肠侧壁与直肠残端行端侧吻合. 结果:开腹手术14例,腹腔镜辅助手术17例,手术时间1.5h~4.0h,术中出血50ml~300ml.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73岁的女性患者并发成人巨结肠,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经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并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术后1m时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术后2.5y时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1w内排便次数5~23次/天,有8例患者自觉控便能力差,但没有粪便污染内衣的现象;术后1m时大便次数调整为4~15次/d,术后半年患者大便次数1~10次/d,术后2y患者大便次数为1~6次/d,无控便能力障碍.6例术前合并有出口梗阻性便秘症状者,经生物反馈治疗症状好转. 结论:结肠次全切除90度旋转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STC疗效确切,而且该术式保留了回盲瓣和盲肠功能,为STC患者术后长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保留了解剖生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胸肌间径路清扫腋窝水平Ⅲ组淋巴结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Ⅱ期乳腺癌行保留胸大小肌、经胸大小肌间隙清扫水平Ⅲ组淋巴结的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资料,了解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及术后的效果.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发生锁骨下静脉及腋静脉、臂丛等的副损伤;发生胸肌间动脉损伤而最终结扎2例(6.67%);发生胸前神经牵拉损伤3例(10%);全组病例术后患侧上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资料分两组:治疗组(3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基础疗法,治疗组另给予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经非手术治疗全部临床治愈(100%),无再次手术病例,平均治愈时间10.2d(7~18d);
目的:探讨碘伏在预防阑尾炎切除术后的切口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阑尾炎病例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62例在缝合腹膜后用碘伏冲洗切口;B组(对照组)45例在缝合腹膜后用16万u庆大霉素溶入生理盐水60ml冲洗切口.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应用统计学比较术后感染差异.结果:A组切口感染10例,感染率16.1%,B组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28.9%;经采用x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目的:动态监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分析其对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患者,分为吻合口瘘组(AL+)19例和非吻合口瘘组(AL-)144例.动态观察术前术后血清PCT和ALB水平变化趋势,记录所有主要并发症.绘制ROC曲线评价PCT诊断术后吻合口瘘的价值.结果: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大鼠急性深静脉血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8只)、模型对照组(18只)、低分子肝素治疗组(19只),大鼠模型采用左下肢股静脉钳夹联合后肢石膏制动诱导后肢DVT成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模型对照组采用2mL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组2mL稀释后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每12小时注射次,所有模型60小时后停止注射;千分尺测量两组大鼠36小时、72
分别选择了以开腹和使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各6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0±10岁和50±11岁,均于术前1天测定肺功能,剖腹术后7天,腹腔镜术后4天测定肺功能,结果表明,两种术式术后肺功能均有损害,损害程度不一,但总体使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对肺功能损害明显小于剖腹胆囊切除术.
目的:遵循TME手术原则,经肛门取出标本,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01月至2015年06月我科对294例直肠癌随机分为腹腔镜组156例,开腹组138例;腹腔镜组,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完成腹壁无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开腹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开腹组(P<0.
目的:探讨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具体处理措施及预后.方法:从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0余例,其中35例为意外胆囊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中行快速冰冻未发现癌变,但术后病理回报为胆囊癌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6038例LC中43例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转开腹率2.78%,168例均成功完成相应手术,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LC中转开腹常见的原因有手术区严重粘连、肝外胆道损伤等.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掌握Lc适应证,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时中转开腹可减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它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医学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以其术前、术中、术后的多种优势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与应用.在胃癌的治疗中,消化道的重建对现代外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尽可能地保留消化道的生理功能,同时让消化道维持原有的连续性,一直是胃肠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