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植棉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林棉复种面积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影响棉田烂种的因素尽管有所变化,但主要原因日趋清晰;本文现依据生棉花品种种植中表现,就棉田烂种、死苗的主要原因予以揭示,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处理棉田烂种、死苗纠纷与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机 构】
:
麦盖提县气象局 844600 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监督检验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植棉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林棉复种面积的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影响棉田烂种的因素尽管有所变化,但主要原因日趋清晰;本文现依据生棉花品种种植中表现,就棉田烂种、死苗的主要原因予以揭示,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处理棉田烂种、死苗纠纷与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从棉花生殖器官角度,探讨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发育形成规律,为超高产棉花育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每公顷产皮棉4500kg与每公顷产皮棉2700kg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规律研究表明:1)超高产棉田生殖器官形成具有明显的增殖特点。4500kg皮棉的棉花单株平均有效蕾量42.2个、果枝数11.5个、果节数21.6个,蕾铃脱落率为74.9%,比2700kg皮棉的棉花单株蕾数平均增加7.9个、果枝增加3.3个
对每公顷产子棉12090kg超高产棉田(10-108-3、07-16)和每公顷产子棉6750kg的高产棉田(华棉)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发育规律。研究表明:(1)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发育具有明显前移的特点,整个生育进程前移7~9d,实现早现蕾,提前12d达到20个以上,果枝早发,10~108~3、07~16比对照分别提前9d和6d达到10个果枝.结铃早,10~108~3、07~16提前
辽宁春季气候多变,常有倒春寒出现,若苗期遇持续低温天气,将造成大面积死苗,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因此,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为稳产奠定基础。试验结合当年棉花苗期低温气候条件,进行了取样调查。经过对供试的10个棉花品种(系)经行苗期病害调查及植株外形观察,结果表明:棉花不同品种(系)对苗期低温冷害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在辽阳地区辽棉17、辽棉18、新陆早28对苗期低温冷害的抗性较强,而中棉所42、新陆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国欣棉9号,2005年选育而成,2006年、2007年、2008年先后通过国家区试程序,产量和品质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根据国欣棉9号的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它的适应范围及栽培技术。
基于2008-2009年不同耐盐性棉花品种、不同土壤盐分水平的盆栽和土柱栽培试验,分析棉花生育期内棉田土壤电导率与棉花功能叶高光谱参数的关系,建立棉田土壤电导率的定量监测模型。结果表明:棉花功能叶光谱反射率在近红外与中红外区域均随土壤盐分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单波段1727 nm处的反射率(R1727nm)与土壤电导率(EC)相关性最好,基于R1727nm构建的棉田土壤EC监测模型为:EC-0.17
对比分析棉花双膜与单膜覆盖的增温效应,为双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提供可行依据。研究证明,(1)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有更好的增温效应,可明显提高播种至出苗期间0~20cm耕层的土壤地温,增加土壤有效积温,从播种至出苗期间双膜覆盖比单膜覆盖日平均地温高0.9℃,最低温差0.6℃,最高温差达到1.3℃;双膜覆盖较单膜覆盖累计增加土壤积温15.2℃。(2)双膜覆盖提高了不同土层土壤温度,这种增温效应随土壤深度的增
滴灌有利于提高枣棉间作长绒棉产量、收获株数、单株果枝数和单株铃数,对单铃重和衣分影响不显著。随着树龄的增长无论采取何种灌溉方式,枣棉间作长绒棉产量、收获株数、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都呈下降趋势。
2008-2009年采用品种、苗龄、密度3因素试验对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技术在辽河流域棉区的可行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棉区应用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可以有效延长棉花生育期7~10天,霜前皮棉最高增产可达15%以上。
为了把握江汉平原油后棉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合理密度,试验设置12000株·hm-2、21000株·hm-2、30000株·hm-2,39000株·hm-2、48000株·hm-2、57000株·hm-2等6个不同密度处理,4次重复,研究不同密度条件下棉花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湘杂棉8号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密度30000株·hm-2子棉产量最高,21000株·hm-2经济效益最好。棉花合理密植应以效益为目
分析了以山东省金乡县为中心的蒜棉间作区域近两年持续高产的主要原因,并对下步生产形勢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