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肝癌是癌症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目前在全球肿瘤的发病位列第三,复发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受多因素影响,相关的病情评估方法费用高,难以广泛普及。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nodera’s 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是由日本学者小野寺提出的,其计算基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及全血淋巴细胞计数,能够反映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态。目前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呼吸系统肿瘤等的预后评估。近年来也有关于原发性肝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研究,缺乏营养相关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与原发性肝癌的营养相关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关系。评价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高PNI组(PNI≥45)和低PNI组(PNI<4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和人体测量指标的差异性。以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PNI与原发性肝癌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8例患者平均年龄61.53±9.20,PNI平均为41.82±7.64,其中高PNI组16人(42.11%),低PNI组22人(57.89%),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的PNI值与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上臂肌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和上臂肌围值越高,其PNI值也越高;与白细胞计数、体重指数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PNI组与低PNI组患者在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体重指数及上臂肌围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白细胞计数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PNI与MELD评分存在中等强度线性关系(r=-0.469,P<0.05),与MELD-Na评分有显著线性关系(r=-0.624,P<0.05)。PNI与CTP分级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与原发性肝癌营养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原发性肝癌临床筛查营养风险的常用指标。